[发明专利]加湿/除湿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0783.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美华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164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片 加湿 传动部 换热装置 储水腔 蒸发部 除湿 碎化 蒸发 热交换 功能单一 加湿效果 加湿装置 降温除湿 节省空间 同步转动 相对设置 热效率 出风口 进风口 内环形 风阻 换热 淋水 暖通 排布 拆卸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除湿换热装置,属于暖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加湿装置功能单一,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轮片和设置于轮片上的淋水部、碎化部、蒸发部和传动部,淋水部、碎化部、蒸发部由外到内环形排布,传动部设置于轮片的中心,传动部能使轮片之间相互连接且同步转动,使空气经过轮片后不仅具有加湿效果,还能与储水腔中的水和轮片进行热交换,通过改变储水腔中的水温,实现对空气的升温加湿、降温除湿、加湿,淋水与蒸发同时进行,加湿效率较高,且因为使用淋水式的换热,使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所以换热效率也较高,进风口和出风口沿轮片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风阻小,蒸发面积大,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除湿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暖通领域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其中,空气调节又包括湿度的调节,湿度作为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取暖造成的空气干燥致使室内空气的湿度经常低于30%RH,由此引发的嗓子干涩、咳嗽和感冒等呼吸道病症更是屡见不鲜,因此人们对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常用的加湿方法中超声波加湿、高压微雾加湿等对水质有比较高的要求,基本使用纯水;电极类和以加热水从而获取蒸气类的加湿方法则需要较高的能源消耗;而湿膜类加湿方法体积过于庞大不适于家庭使用,且湿膜需要经常更换,后期维护成本过高。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自然蒸发类加湿器其加湿核心部分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装配速度慢,并且由于加湿器内部为整体结构,运行时长时间处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不易清洗,容易导致细菌滋生;现有加湿器仅具备加湿功能,不适用于同时解决温湿问题的工况,当进入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不需要加湿而需要除湿或热交换时,还需要配备空调等设备进行除湿或降温,这就造成了设备的重复配置,增加了购入成本,增大了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除湿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加湿装置功能单一,拆卸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除湿换热装置,包括箱体和转轮机构,所述转轮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且外力能带动所述转轮机构在所述箱体内绕其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水腔,所述转轮机构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储水腔中,所述储水腔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沿所述转轮机构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转轮机构至少为两个且同轴设置,相邻所述转轮机构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轮机构包括轮片和设置于所述轮片上的淋水部、碎化部、蒸发部和传动部,所述淋水部、所述碎化部、所述蒸发部由外到内环形排布,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轮片的中心,所述传动部能使所述轮片之间相互连接且同步转动;随着所述轮片在所述储水腔中的转动,所述淋水部能够从所述储水腔中取水,并带动盛取的水循环转动,当盛取的水被带动至所述进风口,空气能够与轮片和从所述淋水部滴落的水进行第一次湿热交换,并且将水吹送至所述碎化部进行打散细化,以使空气与轮片和水进行第二次湿热交换,同时水被吹送至所述蒸发部,使空气与轮片和水进行第三次湿热交换后从所述排风口吹出。
优选地,所述淋水部包括多个取水槽,多个所述取水槽环形阵列排布,其中,每个所述取水槽均包括侧壁和隔板,所述侧壁轴向固定于所述轮片的通孔上,并且所述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端向外延伸出导向壁,以使所述侧壁形成勺型结构,其中,所述导向壁的自由端均指向所述轮片的中心,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侧壁内,并且所述隔板的外沿与所述侧壁的内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取水槽形成半封闭的凹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碎化部包括多个倾斜角度相同的碎化板,多个所述碎化板环形阵列排布,并且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储水腔的部分所述碎化板朝向所述箱体顶部方向倾斜,所述进风口中间的部分所述碎化板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美华,未经杨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