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80534.1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曾孟祥;许美兰;严滨;叶茜;徐苏;廖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F8/42;C08F8/00;C08F110/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谭琳娜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蒽醌化合物 表面接枝 石墨烯 塑料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羧基 制备 硝酸盐 含氨基硅烷偶联剂 应用 氨基蒽醌化合物 还原氧化石墨烯 羟基琥珀酰亚胺 加速偶氮染料 水处理领域 污染物废水 氨基改性 活性基团 亲水处理 生物降解 塑料表面 二亚胺 活化 碳酰 羟基 污水处理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含污染物废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是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塑料表面亲水处理后含有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与含氨基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氨基改性的塑料,再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加入碳酰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羧基,与含氨基蒽醌化合物反应,还原氧化石墨烯后得到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的塑料,可加速偶氮染料、硝酸盐等的生物降解,而且重复使用次数达到10次以上,可在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塑 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大量合成的化学物质被应用在工业领域,并产生大量的工 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这些化学物质不容易降解, 但必须寻找的有效的处理方法。
偶氮染料是一类合成的具有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的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生物降解,具有毒性和致癌性。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混凝-絮凝法、膜处理法、化学吸附法等不能完全消除偶氮染料的污染,而且容易引起二次污染。
硝酸盐是另一类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较大危害的化学物质。过度施用的化肥、生活污水 及粪便、工业污水等含有的氨态氮及硝态氮,经由土壤、水体等进入自然环境,是引发水 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之一。常规生化处理工艺一般只能将氨态氮转变为硝态氮,硝态氮 的还原因为反硝化效率低而在一般处理工艺中无法高效完成。
对这类废水的处理主要是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的应用前景更好,尤其厌氧-好氧 工艺是处理这类废水的最有效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如何提高微生物还原染料、硝酸根 的速率一直是这类工艺的重点。
研究者发现含有醌基的氧化还原介体能够有效的加速偶氮染料、硝酸盐等的生物转化 过程,提高降解速率。而含醌基的氧化还原介体由于分子量较小,直接加入到水处理体系 中易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和连续投料成本高的缺点。将含醌基的氧化还原介体固定在不溶于 水的物理载体上,是比较可行的工业化方法,既有可以反复利用的优点,又不容易流失, 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氧化还原介体是通过加速电子转移提高偶氮染料、硝酸盐等的生物降解。石墨烯具有 优秀的导电性,能提高氧化还原介体的加速电子转移的能力。
公告号CN106830311A的中国发明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氧化物及醌化合物共 改性含羟基大孔泡沫载体的制备方法,室温下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将石墨烯氧化物修饰到 聚氨酯泡沫的表面,再对其进行胺化处理,使得石墨烯氧化物和聚氨酯泡沫上都含有一定 量的伯氨基,再将含有磺酰氯基团的蒽醌化合物与伯氨基反应。但是该反应中的石墨烯氧 化物是物理吸附到泡沫的表面,结合力不强;另外使用的蒽醌化合物中含有磺酰氯基团, 接触到湿气容易产生氯化氢气体,对环境和操作人员都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 塑料生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塑料。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塑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表面接枝石墨烯/蒽醌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表面亲水的塑料:采用等离子体、强氧化剂、臭氧、γ-射线、电子束或离子束对塑料表面进行亲水改性;
S2、制备氨基改性塑料:5-10重量份氨基硅烷偶联剂加入到100重量份体积比95:5的醇水溶液中,搅拌半小时,加入步骤S1得到的表面亲水的塑料,升温至50-70℃,反 应1-3小时,过滤,滤出固体用无水乙醇清洗三次,干燥;所述醇水溶液和塑料的体积比 为1:0.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