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另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9930.2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0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翔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模结构 热模锻 右模芯 左模芯 复位 顶杆 多向 加压 重物 滑轮 扣子 零部件 链条 复位方式 复位过程 弹簧力 对顶杆 模锻件 掉下 模缸 锥孔 顶住 | ||
另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新水平锻模结构,与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原水平锻模结构,一样新水平锻模结构也是水平放置,但两者的复位方式也不一样,原水平锻模结构采用弹簧力完成复位,新水平锻模结构通过滑轮、链条,靠重物完成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复位。新水平锻模结构的复位过程是,当模锻件掉下后,撤掉加在顶杆上的力,即让开顶住顶杆的物体,重物的重力通过链条、滑轮转变为对顶杆的拉力,拉动顶杆后退,通过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带动扣在其上的左模芯、右模芯同时后退,将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拉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之前我们设计了一种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竖直锻模结构,竖直锻模结构是竖直放置,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是上下运动,左右张开,模锻件脱模后会留在竖直锻模结构中,需人工取出,不便于进行自动化生产;竖直锻模结构的复位动力来源于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自身重量,自由落体下滑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之前我们还设计了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原水平锻模结构,原水平锻模结构是水平放置,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是水平运动,左右张开,模锻件脱模后不会留在原水平锻模结构中,而是会由于自身重量掉下来,自动完成模锻件的卸料,便于进行自动化生产。
原水平锻模结构与竖直锻模结构的放置方式不一样,导致模锻件脱模后自动掉下来(原水平锻模结构)和人工取出来(竖直锻模结构)后,两者的复位方式也不一样;原水平锻模结构是水平放置,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是水平运动,其复位无法靠自身重量完成,因此原水平锻模结构采用弹簧力完成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复位,即利用弹簧力拉动顶杆后退,通过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带动扣在其上的左模芯、右模芯同时后退,将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拉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发明内容
另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新水平锻模结构,与原水平锻模结构一样新水平锻模结构也是水平放置,但两者的复位方式也不一样,原水平锻模结构采用弹簧力完成复位,新水平锻模结构通过滑轮、链条,靠重物完成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复位。
为此新水平锻模结构以竖直锻模结构为基础,保留原水平锻模结构的重要设计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和在顶杆上端部铣缺口。增加设计滑轮、链条、重物,以及对应滑轮的轴承、轴、轴支撑、固定架,以及对应链条的链条接头。滑轮通过轴承,套装在轴的轴颈上,轴通过螺丝锁紧在轴支撑上,轴支撑通过螺丝锁紧在固定架上;链条挂在滑轮上,链条的一端通过链条接头连接在顶杆上,另一端通过链条接头连接重物。
新水平锻模结构的复位过程是,当模锻件掉下后,撤掉加在顶杆上的力,即让开顶住顶杆的物体,重物的重力通过链条、滑轮转变为对顶杆的拉力,拉动顶杆后退,通过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带动扣在其上的左模芯、右模芯同时后退,将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拉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采用普通卧式冲床,加上自动送料机构,就能进行自动化生产;并且方便通过重物重量的更改,达到合适的复位力度,使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复位时,不会出现大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新水平锻模结构初始位置处的装配图。
图2是新水平锻模结构脱模至下拉止动键接触到底的底部位置处的装配图。
图3是新水平锻模结构脱模全部完成位置处的装配图。
图4是左模芯与左扣子块的装配图。
图5是左扣子块零件图。
图6是顶杆零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翔,未经马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9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造装置以及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锤铆装置及自动铆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