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磨混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8266.X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28;B02C4/42;B02C23/16;B07B1/28;B07B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 混合 设备 | ||
1.一种研磨混合设备,包括混合机体,所述混合机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内设置有第一搅匀部件以及第二搅匀部件,还包括可通过一个动力装置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搅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搅匀部件同时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搅匀部件包括多组第一搅拌臂,所述第一搅拌臂均固定设置于第一搅拌轴外侧端壁上,所述第二搅匀部件包括多组第二搅拌臂,所述第二搅拌臂均固定设置于第二搅拌轴外侧端壁上;其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动力腔,所述搅拌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下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动力轴顶端直接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该驱动机构还包括中间驱动机构,该中间驱动机构可带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转动,并且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绕所述第一搅拌轴中心轴线转动;同时研磨混合设备还包括研磨机构、筛分机构以及传输机构;所述搅拌腔内转动设置有搅拌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搅拌轴下端与所述搅拌主动齿轮顶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主动齿轮底部端壁固定设置于所述动力轴上端,所述搅拌腔内转动设置有搅拌行星齿轮,所述搅拌行星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动力轴外侧端壁上,所述搅拌行星齿轮顶部端壁与所述第二搅拌轴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行星齿轮与所述搅拌主动齿轮啮合,所述搅拌腔内固定设置有搅拌内齿圈,所述搅拌内齿圈与所述搅拌行星齿轮啮合,有利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轴转动的同时,保证所述第一搅拌轴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同步转动,并且带动所述第二搅拌轴绕所述第一搅拌轴轴线转动,将所述搅拌腔内的多种原料充分搅匀,提高搅匀效率;所述搅拌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内设置有第一研磨部件以及第二研磨部件,所述第一研磨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研磨部件可通过一个动力机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研磨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研磨部件沿着相反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研磨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混合传递腔,所述混合传递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转动套轴,所述混合传递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转动套轴并与其间隙配合,所述中心轴上下两端均从所述转动套轴上下两端延伸露出,所述第一研磨部件包括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一研磨辊固定于所述转动套轴上端,所述第二研磨部件包括第二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固定于所述中心轴上端,所述混合传递腔内的所述转动套轴下端固定设置有套轴从动锥齿轮,所述混合传递腔内的所述中心轴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套轴主动锥齿轮,所述混合传递腔内固定设置有套轴传递轴,所述套轴传递轴右端固定设置有套轴传递锥齿轮,所述套轴传递锥齿轮与所述套轴从动锥齿轮以及所述套轴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腔内的所述动力轴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动力输出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动力外腔,所述动力外腔与所述动力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腔内的所述动力输出轴右端固定设置有动力输入锥齿轮,所述动力输入锥齿轮与所述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外腔内的所述动力输出轴左端固定设置有动力同步锥齿轮,所述中心轴下端延伸至所述动力外腔内,所述动力外腔内的所述中心轴下端固定设置有传递输入锥齿轮,所述传递输入锥齿轮与所述动力同步锥齿轮啮合,有利于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研磨机构,同时带动所述第一研磨部件与所述第二研磨部件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提高研磨效率;所述研磨腔底部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筛分腔,所述研磨腔与所述筛分腔之间连通的设置有传递管路,所述筛分腔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振动筛,所述筛分腔右侧后侧端壁内设置有振动腔,所述振动腔内设置有振动转盘,所述振动腔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与所述振动筛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振动腔内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前端与所述固定连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连杆后端与所述振动转盘顶端铰接,所述振动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振动动力腔,所述振动动力腔与所述振动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振动动力轴,所述振动动力轴上下两端延伸至所述振动腔以及所述振动动力腔内,所述振动转盘与所述振动动力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动力腔内的所述振动动力轴底端固定设置有振动输入锥齿轮,所述振动动力腔与所述混合传递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振动同步轴,所述振动同步轴左右两端延伸至所述混合传递腔与所述振动动力腔内,所述混合传递腔内的所述振动同步轴内左端固定设置有振动输出锥齿轮,所述振动动力腔内的所述振动同步轴右端固定设置有振动同步锥齿轮,所述振动同步锥齿轮与所述振动输入锥齿轮啮合,所述混合传递腔内的所述中心轴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混合动力输出锥齿轮,所述混合动力输出锥齿轮与所述振动输出锥齿轮啮合,有利于将研磨后的颗粒进行筛分,保证不满足要求的颗粒,不进入所述搅拌腔内,有利于提高热敏电阻的成品率;所述筛分腔内底部端壁上固定设置有聚合板,所述筛分腔与所述搅拌腔之间设置有带式传输带,所述筛分腔后侧端壁内设置有带式动力腔,所述带式动力腔与所述筛分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带式动力轴,所述筛分腔内的所述带式动力轴前侧末端与所述带式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带式动力腔内的所述带式动力轴后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带式输入锥齿轮,所述带式动力腔内的所述振动动力轴外侧端壁固定设置有带式输出锥齿轮,所述带式输出锥齿轮与所述带式输入锥齿轮啮合,有利于将所述筛分腔内的符合要求的颗粒传送到所述搅拌腔内;所述筛分腔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废料腔,所述废料腔与所述筛分腔之间连通的设置有聚合板,所述废料腔与所述研磨腔顶部之间设置有斗式传输带,所述斗式传输带上固定设置有运输斗,所述运输斗内设置有运输斗腔;所述废料腔前侧端壁内设置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内转动设置有斗式输入带轮,所述皮带腔与所述废料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斗式动力输入轴,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斗式动力输入轴内的前端与所述斗式输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废料腔内的所述斗式动力输入轴后端与所述斗式传输带动力连接,所述皮带腔内转动设置有斗式输出带轮,所述斗式输出带轮与所述斗式输入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动力皮带,所述皮带腔与所述混合传递腔之间转动设置有斗式动力输出轴,所述皮带腔内的所述斗式动力输出轴前端与所述斗式输出带轮固定连接,所述混合传递腔内的所述斗式动力输出轴后端固定设置有斗式输入锥齿轮,所述斗式输入锥齿轮与所述混合动力输出锥齿轮啮合,有利于驱动所述斗式传输带,有利于将废料腔内的颗粒输送到所述研磨腔内,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2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颚式破碎机破矿效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