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流通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6730.1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秦浩东;郜蕾;朱亚峰;詹自力;韩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杜志兰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流通 | ||
1.一种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池包括:
底座,包括用于放置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丝网印刷电极的凹槽;
工作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工作模块包括:
腔体,贯穿所述工作模块,并具有上部开口和与下部开口,所述下部开口围绕所述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区域设置,从而使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区域暴露;
第一气体通孔,穿过所述工作模块的侧壁并与所述腔体连通;和
电极连接组件,形成在所述工作模块的除了设置有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一气体通孔之外的部分中,并用于将所述丝网印刷电极与外部设备连接;以及
密封盖,密封所述上部开口,并且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二气体通孔和第三气体通孔,通过打开密封盖,电解质经由腔体滴在丝网印刷电极上;
所述气体流通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部开口与所述凹槽之间的密封圈,所述第二气体通孔为用于动态气体检测的进气孔,所述第一气体通孔为用于动态气体检测的出气孔,所述第三气体通孔为用于静态气体检测的进气孔,
其中,在所述气体流通池用于动态测试的情况下,所述气体流通池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气体通孔和所述第二气体通孔连接的中空软管接头;
其中,在所述气体流通池用于静态测试的情况下,所述气体流通池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气体通孔和所述第二气体通孔的实心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
第一腔体,与所述丝网印刷电极相邻地设置;以及
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剖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剖面尺寸,所述第一气体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或者
所述腔体为倒锥形结构,所述腔体的剖面尺寸沿着远离所述丝网印刷电极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气体通孔与所述腔体的靠近所述丝网印刷电极的下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组件包括:
三个弹簧接头,分别与所述丝网印刷电极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连接;
三个管脚,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及
三根导电丝,每根导电丝将对应的一个弹簧接头与对应的一个管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孔与所述下部开口之间的距离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池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底座和所述工作模块紧固在一起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可拧在所述螺栓端部螺纹上的螺母,所述工作模块和所述底座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腔体的靠近所述上部开口的一端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丝网印刷电极的高度之间的差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流通池,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上部开口的一端被形成为直径1~2mm的针孔,所述第三气体通孔的另一端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纹,所述气体流通池还包括:
中空接头,所述中空接头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以与所述第三气体通孔的另一端螺纹配合;以及
垫片,设置在所述中空接头与所述第三气体通孔的所述另一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7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