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停车温度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6468.0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张雪冰;喻皓;廖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60;G01J5/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无线 充电 控制系统 停车 温度 监控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停车温度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停车地面的温度或车身的温度,相应的,设置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用于监测车身的温度或停车地面的温度,以实现对汽车在停车状态下的车身温度异常及停车地面明火的现象的有效监测,并按照以下方式工作:根据对应的温度检测装置当前检测到的温度信息进行温度过温判断;响应于判断结果为温度过温,执行过温响应操作;通过对应的通讯模块接收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发送过来的外部过温判定信息,并根据所述外部过温判定信息执行过温响应操作。本发明能够确保汽车在停车状态下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停车温度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停车到固定的位置时,汽车的车身会由于一些原因而导致车身温度变高,而汽车车身的一些零部件(例如位于汽车车身下面的电池、油箱、电机等)对温度非常敏感,若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这些零部件的正常工作,或者若车身的温度过高还会引起车身明火等严重后果。例如汽车停车到无线充电位置并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位置的地面侧无线充电系统会对汽车的底部的车载无线充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由于在汽车的底部是金属结构,因此在对汽车的底部的车载充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时,会出现涡流损耗效应而存在电磁加热车身底部(例如加热汽车的电池包、底部金属板及车身底部的其他零部件)甚至是引起车身明火的风险。此外,当汽车停车到固定的停车位置(例如无线充电位置的停车板上)后,若该停车位置的地面存在燃烧物的着火现象,则会引起车身明火等严重后果。
目前,尚未有针对汽车在停车状态下车身温度异常及停车地面明火的监测方案,从而导致汽车在停车状态下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停车温度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能有效监测汽车在停车状态下的车身温度异常及停车地面明火的现象,从而提高汽车在停车状态下的安全性。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温度监控装置,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控制器模块及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停车地面的温度;
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进行温度过温判断,且在判断为温度过温时执行过温响应操作;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监测到车身温度过温而发送过来的第二过温判定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过温判定信息执行过温响应操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判断为温度过温时生成第一过温判定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过温判定信息发送给所述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以使所述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过温判定信息执行过温响应操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还用于监测车身底部和停车地面之间的区域的温度;
或,所述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具体用于监测车身底部的温度,且还用于监测车身底部和停车地面之间的区域的温度。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侧无线充电系统及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停车温度监控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与所述车载侧无线充电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为红外测温装置,其设于所述车辆的车身的底部;
其中,所述外部停车温度监控装置,具体用于监测车身底部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