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终端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6122.0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捷;蒋雯倩;杨舟;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3/46 | 分类号: | H04B3/46;H04B3/5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故障诊断 低压载波 测试通讯 终端 测试接口模块 微处理器控制 微处理器 被测模块 抄表指令 电力系统 动态功耗 工作效率 功耗测量 国家电网 计量检测 卡座模块 模块请求 载波模块 自动测试 表地址 测试仪 检测 报文 功耗 测试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终端和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计量检测技术领域,是针对国家电网1376.2载波规范接口载波模块搭建测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终端,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功耗测量模块对被测试通讯模块进行常用的静态和动态功耗监测,微处理器通过测试接口模块、被测模块卡座模块对被测试通讯模块请求表地址和抄表指令功能进行自动测试,避免人工通过功耗测试仪和手动组报文进行测试所导致的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大提高载波方案检测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计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终端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种装置或仪表的检测中,主要用于传输电网计量用户用电数据采集或调度管理所需的信息,以及低速率的电力线载波语音通信。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都有自己的载波接口和协议应用标准,不同标准的载波方案在现场都有应用实例。为了满足电网计量数据的采集和运维需求,对现场载波模块通讯功能的故障要求能快速准确的识别,由于现场安装的通讯模块不一定有接口和协议的标识,同时也缺乏对疑似故障载波模块进行通讯功能诊断的工具。目前,计量运维或检测人员在故障诊断时一般是将模块从现场拆回实验室搭建低压集抄测试系统进行载波模块的通讯测试,无法实现现场的快速故障诊断,而且由于不同厂家载波模块的硬件接口和通讯协议各不相同,且故障分析时需对载波模块的静态和动态功率消耗,载波方案中的各模块的抄表功能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测试,才能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度,目前缺乏能对载波方案进行多功能且高效测试的工具。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多功能载波模块的通讯功能诊断的系统和方法,能自动识别常见的载波接口协议,并能对载波方案中的每个载波模块进行通信功能的快速诊断,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终端和方法,从而克服了现有计量自动化应用领域存在计量运维人员手动故障诊断时一般需将载波模块从现场拆回实验室搭建低压集抄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和缺乏能对国家电网1376.2载波规范的载波方案进行多功能和高效测试的工具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终端,包括:
被测模块卡座模块,与被测试通讯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被测试通讯模块提供电源和通讯接口;
测试接口模块,与所述被测模块卡座模块连接,用于对微处理器进行保护;
微处理器,与所述测试接口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测试接口模块和被测模块卡座模块对被测试通讯模块的测试接口进行通讯控制、功耗计算和通讯功能诊断;
功耗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及被测模块卡座模块连接,用于测量到的所述被测试通讯模块产生的电压信号,并传送至所述微处理器;及
外设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与测试接口模块和外设模块之间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内置的I/O口连接;所述测试接口模块与被测模块卡座模块之间通过RS232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被测试通讯模块为国家电网载波1376.2规约的计量自动化终端通信模块接口协议载波模块或南方电网计量自动化终端通信模块接口协议载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功耗测量模块与微处理器之间通过A/D转换器连接。所述功耗测量模块与被测模块卡座模块之间通过电力线直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设模块包括输入设备和显示器,所述输入设备和显示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人机交互。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电模块,与被测模块卡座模块连接,用于给通讯故障诊断终端和被测试通讯模块进行供电。
一种低压载波模块的通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