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车辆型号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5361.4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型号识别 车辆图像 车辆检测 车辆检测单元 预处理模块 卷积 智能交通领域 图像 监控图像 自动识别 识别率 算法 网络 全程 节约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车辆型号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辆检测预处理模块和车辆型号识别模块;所述车辆检测预处理模块包括车辆检测单元和图像补边单元;所述车辆检测单元通过车辆检测算法从监控图像中获取车辆图像;所述车辆图像通过所述图像补边单元对所述车辆图像进行补边处理;补边处理后的所述车辆图像输入至所述车辆型号识别模块内,获得车辆型号。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实现了对车辆型号的全程自动识别,并提高了识别率和识别速度,既节约了人力,又保证了识别工作的公正、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型号的人工智能判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车辆型号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马路上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各类车辆的品牌和型号也在不断的增加。面对逐年快速增长的车辆数量和复杂的道路情况,交通管理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此时,若仅仅依靠人工监控是远远不够的。
车辆检测和识别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车辆型号的识别技术也显得越发重要。目前在寻找肇事逃逸车辆,辨别车辆的假牌照以及套牌车辆的问题,智能系统的识别率较低,经常出错,因此还需要通人工识别来检验。此外,现有的识别方法也只是车辆大小以及车标和车牌来粗略分类,在许多方面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车辆的详细信息。
因此,面对复杂的交通情况,急需开发能够准确而快速识别车辆型号的方法,来满足交通监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辆型号识别技术,识别准确性差且识别速度较慢,无法达到交通智能监管的技术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车辆型号识别系统,包括车辆检测预处理模块和车辆型号识别模块;所述车辆检测预处理模块包括车辆检测单元和图像补边单元;所述车辆检测单元通过车辆检测算法从监控图像中获取车辆图像;所述车辆图像通过所述图像补边单元对所述车辆图像进行补边处理;补边处理后的所述车辆图像输入至所述车辆型号识别模块内,获得车辆型号。
进一步,所述车辆型号识别模块为基于GooleNet-V2的深度卷积网络结构。
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车辆型号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车辆检测算法输出的车辆图像;
S2、对所述车辆图像进行补边处理;
S3、将补边处理后的车辆图像输入至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GooleNet-V2模型中,从而获得车辆型号。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补边处理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当所述车辆图像的长大于宽时,在所述车辆图像的上区和下区进行均匀的扩边,使得扩充之后车辆图像长等于宽;
S22、当所述车辆图像的宽大于长时,在所述车辆图像的左区和右区进行均匀的扩边,从而使得扩充之后所述车辆图像长等于宽。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车辆型号的具体获取步骤如下:
S31、采集车辆图像集,并对其每张图像进行补边处理;
S32、将车辆型号相同的车辆图像归为一类数据集,且以该车辆型号名称命名该数据集,将每个数据集名称映射到从0~n,其中0~n代表车辆型号的标签,且n为数据集总数减1,记录对应车辆型号的标签,得到车辆型号标签数据集;
S33、使用所述车辆型号标签数据集训练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GooleNet-V2模型;
S34、将待处理车辆图像输入经过训练的GooleNet-V2模型,从而识别出待处理车辆图像的车辆型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