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丙氨酸生产菌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74753.9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冯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3/06;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氨酸 生产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丙氨酸生产菌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β‑丙氨酸生产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β-丙氨酸基因工程生 产菌。
背景技术
β-丙氨酸是迄今为止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唯一种β-氨基酸。它是一种天然的 非蛋白氨基酸,在生物体内是泛酸的重要前体。β-丙氨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 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在医药应用中,它是许多b族维生素药物中的中 间体。在化学工业中可用于电镀缓蚀剂的制备.由于能够增强肌肉耐力的能力, β-丙氨酸经常被补充到一些功能饮料中。
β-丙氨酸的主要生产方法有化学法、酶法和发酵法。化学法包括丙烯腈法、 β-氨基丙腈法、琥珀酰亚胺降解法等,但由于成本高、工艺条件苛刻、副产物 多、生产环境不友好等缺点,其市场竞争力逐渐丧失。为了避免化学方法的缺 点,人们在酶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L-天冬氨酸α脱羧酶(ADC), 因其具有催化L-天冬氨酸生成β-丙氨酸的能力,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 研究发现,一些ADC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在此基础上,β-丙氨酸的生产取得 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受到酶活性、产物浓度、转化率、生产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该方法需要添加昂贵的天冬氨酸前体,酶法的大规模的工 业化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葡萄糖等可再生原料被认为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利用全细 胞生物催化生产氨基酸因其成本低、操作方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的 许多研究都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生产氨基酸。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在一株 产富马酸的工程菌中过量表达ADC,获得的工程菌能够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β- 丙氨酸,其产量达到32.3g/L。然而该菌株由于利用质粒转化,因此需要加入 相应的抗生素,否则容易引起质粒丢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限制了产品的应用。
因此,获得无需添加合成前体和抗生素的生产菌株是β-丙氨酸生产的目 标,这样通过直接发酵就可以获得高产率的β-丙氨酸,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β-丙氨酸生产技术上的缺陷,得到高效的β-丙氨酸发酵菌 株,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大肠杆菌,依据设计合理的代谢途径,通过 增强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阻断分支代谢途径,获得一株β-丙氨酸的生 产菌株。利用该菌株,在发酵生产β-丙氨酸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前体天冬氨 酸,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就能高效生产β-丙氨酸,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 本,具有大规模生产β-丙氨酸的应用潜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β-丙氨酸生产菌。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β-丙氨酸生产菌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β-丙氨酸生产菌用于生产β-丙氨酸的应 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β-丙氨酸生产菌(Escherichia coli),其特征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830。分类命名:大肠埃希氏菌,拉丁文学名:Escherichia coli,保藏 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9年5月20日。
该β-丙氨酸生产菌是通过以下步骤的方法构建出来的:
A.敲除原始菌株中的基因ldhA、ilvBN、pta、adhE、akI、akIII、gdh获 得基因敲除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