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敏性油气储层岩心流动实验样品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74469.1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游利军;周洋;康毅力;李相臣;许成元;陈明君;程秋洋;豆联栋;徐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8;G01N33/24;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性物质 样品预处理 油气储层 氧敏性 岩心 流动实验 磷酸盐矿物 沉积产物 创新性地 还原环境 缺氧环境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油气开采 油气资源 有机质 工作液 黄铁矿 井流体 氧化性 富含 损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敏性油气储层岩心流动实验样品预处理方法。针对还原环境下形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考虑其富含有机质、黄铁矿和磷酸盐矿物等缺氧环境沉积产物,创新性地提出了氧敏性油气储层的概念。而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部分入井流体具有一定氧化性,却未考虑入井工作液中氧化性物质造成的影响。本发明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能够避免样品遭受氧化性物质的损害和实验过程中氧化性物质对实验数据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敏性油气储层岩心流动实验样品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地质对象逐渐转移到致密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煤层气藏等非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资源是还原环境下烃源岩层生成的油气滞留或经过短距离运移而聚集成藏。这些储层作为生烃层,其岩石是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烃源岩,通常在深水缺氧的还原环境下沉积,称为氧敏性储层。这类储层岩石富含有机质,富含有机质页岩层中普遍含有黄铁矿和磷酸盐矿物等缺氧环境沉积的产物。这些还原环境产物易被氧化,造成矿物转化、释放固相微粒,改变孔隙结构,损害储层。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常在工作液和注入流体中加入氧化剂和各种杀菌剂防止细菌损害;增产改造过程中,常用过硫酸氨作为破胶剂。岩心流动实验过程中,实验用流体通常没有进行除氧处理,尽管游离气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高,但是氧气仍有少量溶解于水中,常温常压下,纯水溶解氧约9mg/L。
然而,针对油气储层岩心流动实验,现有行业标准中仅考虑常规“五敏”,即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以及有效应力、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未考虑入井工作液中氧化性物质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氧敏性油气储层岩心流动实验样品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岩心流动实验方法中,实验用流体未进行除氧处理,导致岩样中矿物转化、释放固相微粒、孔隙结构改变,从而影响实验准确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敏性油气储层岩心流体敏感性实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待测试氧敏性油气储层新钻取的全直径岩心或密封保存的全直径岩心;
S2:配制KCl水溶液:反复将KCl水溶液抽真空,监测该水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Eh),并持续加入有机还原剂丙酮肟,直至KCl水溶液Eh值低于-20mV;
S3:用S2中溶液沿着储层层理方向在S1中全直径岩心上钻取小岩心柱塞,并用S2中KCl溶液切割岩心,钻取切割的岩心放入真空干燥皿中抽真空保存或真空密封保存待开展岩心流动实验使用;
S4:配制岩心驱替实验流体,实验气体要不含氧气,实验液体用真空泵进行抽出液体中溶解氧气;
S5:用实验流体在实验围压温度下驱替岩心一段时间,测试渗透率,直至岩心渗透率变化率小于5%;
S6:进行岩心流动实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针对还原环境下形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考虑其富含有机质、黄铁矿和磷酸盐矿物等缺氧环境沉积的产物,创新性地提出了氧敏性油气储层的概念。
(2)采用本发明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能够避免岩样遭受氧化性物质的损害。
(3)采用本发明的实验流体预处理方法,能够避免实验过程中氧化性物质影响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