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热系统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3752.2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E·V·宫泽;L·P·齐尔;S·P·盖德卡尔;M·H·卡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F16H57/04;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系统 架构 | ||
1.一种车辆,包括:
乘客室;以及
热能管理系统,所述热能管理系统被配置为将热能供应到所述乘客室,所述热能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热流体回路,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包括冷却剂泵和冷却剂导管,所述冷却剂泵被配置成经由所述冷却剂导管泵送冷却剂通过车辆电池、所述车辆的变速器油冷却器和制冷机,其中所述冷却剂在被所述冷却剂泵循环通过所述冷却剂导管时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从所述车辆电池、所述变速器油冷却器和所述制冷机传递热能;
第二热流体回路,所述第二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使油循环通过所述变速器油冷却器,所述油围绕所述车辆的驱动单元循环,以经由所述油从所述驱动单元传递热能;以及
第三热流体回路,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使制冷剂循环通过所述制冷机和冷凝器,使得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将热能传递到所述乘客室;
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在操作所述热能管理系统期间,经由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将热能传递到所述乘客室,从而在不需要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中的所述制冷机和所述冷凝器的冷冻净化循环的情况下,连续地加热所述乘客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车载充电模块和集成电力电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使所述冷却剂循环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和所述集成电力电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储存来自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和所述集成电力电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的热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通过所述制冷机与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热连通,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制冷机以及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将从所述车辆电池、所述变速器油冷却器和所述制冷机传递的热能的至少一部分供应到所述乘客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将热能供应到所述乘客室,在环境温度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时,不需要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的所述冷冻净化循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被配置成仅经由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热流体回路循环由所述车辆生成的热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电池接收电力的电动马达-发电机,所述马达-发电机被配置成将推进供应到所述车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是电池电动车辆(BEV)、混合动力车辆或燃料电池车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是冷却剂回路,所述第二热流体回路是油回路,并且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是制冷剂回路。
10.一种用于车辆的热能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乘客室,所述热能管理系统包括:
第一热流体回路,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包括冷却剂泵和冷却剂导管,所述冷却剂泵被配置成经由所述冷却剂导管泵送冷却剂通过车辆电池、所述车辆的变速器油冷却器和制冷机,其中所述冷却剂在被所述冷却剂泵循环通过所述冷却剂导管时被配置成选择性地从所述车辆电池、所述变速器油冷却器和所述制冷机传递热能;
第二热流体回路,所述第二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使油循环通过所述变速器油冷却器,所述油围绕所述车辆的驱动单元循环,以经由所述油从所述驱动单元传递热能,以及;
第三热流体回路,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使制冷剂循环通过所述制冷机和冷凝器,使得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将热能传递到所述车辆的所述乘客室;
其中所述第一热流体回路被配置成在操作所述热能管理系统期间,经由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将热能传递到所述乘客室,从而在不需要所述第三热流体回路中的所述制冷机和所述冷凝器的冷冻净化循环的情况下,连续地加热所述乘客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7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