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72939.0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征;崔正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红征 |
| 主分类号: | F24B1/16 | 分类号: | F24B1/16;F23G7/06;F25B30/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姜月磊 |
| 地址: | 252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分隔环 生物质燃烧炉 热能系统 导热孔 放料孔 连接筒 燃烧腔 燃烧筒 地源 下腔 生物质燃烧设备 燃烧生物质 活动套接 降低排放 炉体侧壁 对齐 镂空 上端 分隔件 可燃物 生物质 搭接 炉盖 炉体 上腔 下端 体内 穿过 燃料 封闭 |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包括:炉体,内部具有燃烧腔,顶部设有放料孔;炉盖,封闭或开启所述放料孔;分隔环,设置于炉体内,将所述燃烧腔分隔成上腔、下腔;燃烧筒,设置于所述下腔内,且镂空设置;导热孔,设置于所述分隔环上侧的所述炉体侧壁上;分隔件,包括搭接在所述分隔环上的分隔篦、与所述分隔篦相连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端穿过所述分隔篦并与所述燃烧筒活动套接,上端与所述导热孔对齐连接,本发明可充分的燃烧生物质燃料,降低排放物中的可燃物,高效的利用生物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农林大国,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锯末等生物质燃料。目前,在对生物质燃料燃烧利用时,多采用普通燃烧炉进行燃烧,采用该种方式,生物质材料在燃烧时,常常会出现燃烧不充分、浓烟等现象,对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生物质燃料产生的浓烟中,存在着可燃粉尘、焦油、一氧化碳、NH3等可燃物质,使得现有的生物质燃烧存在排放的烟气难以处理、热量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可充分的燃烧生物质燃料,降低排放物中的可燃物,高效的利用生物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炉体,内部具有燃烧腔,顶部设有放料孔;炉盖,封闭或开启所述放料孔;分隔环,设置于炉体内,将所述燃烧腔分隔成上腔、下腔;燃烧筒,设置于所述下腔内,且镂空设置;导热孔,设置于所述分隔环上侧的所述炉体侧壁上;分隔件,包括搭接在所述分隔环上的分隔篦、与所述分隔篦相连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下端穿过所述分隔篦并与所述燃烧筒活动套接,上端与所述导热孔对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镂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朝向所述导热孔一端设有滑槽,所述导热孔上侧炉体内壁上设有滑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源热能系统,包括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外侧还设有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炉体之间构成换热介质的存放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地源热能系统还包括:地源热泵组件,包括室外换热单元、室内换热单元、热泵机组,所述室外换热单元为设置于所述存放空间内的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还包括:下篦,设置于所述分隔环的下侧,所述下篦下侧的所述下腔构成燃灰腔;导灰管,与所述燃灰腔的底部连通,且斜向外延伸出所述炉体的外侧;导灰管道,竖直的设置于所述炉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灰管的下端连通;集灰槽,顶部开放设置,且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导灰管道内,所述集灰槽设置于所述导灰管道的底部时,所述导灰管位于所述集灰槽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篦上设有与所述燃烧筒连通的通孔,所述下篦和所述燃烧筒均呈圆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还包括:第一点燃管道,由所述炉体外伸入所述炉体内且,与所述燃烧筒底部连通;第二点燃管道,在所述炉体外与所述第一点燃管道连通,并向上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点燃管道的下壁镂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篦上设有通孔,所述燃烧筒的下端在所述通孔处连接,以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燃烧筒内部连接,所述第一点燃管道的上壁与所述下篦连接,下壁沿朝向所述炉体内侧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在所述通孔下侧的所述第一点燃管道下壁形成有弧形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及地源热能系统,可充分的燃烧生物质燃料,降低排放物中的可燃物,高效的利用生物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红征,未经崔红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2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微通道冷却的火焰筒壁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炉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