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2006.1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智耕;仇诗杰;温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可变 无人 机动 平台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包括:运载主平台,运载主平台包括主平台壳体以及位于主平台壳体周侧的多个轮桨,每个轮桨与主平台壳体通过可折叠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可折叠连接结构折叠时,轮桨竖直设置且轮桨的最低点低于主平台壳体的最低点;可折叠连接结构展开时,轮桨水平设置;至少一个机动子平台,可分离地设于主平台壳体上,通过变姿机构、前轮桨转动机构和后轮桨转动机构可实现运动模式变换。本发明提供的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运载主平台能在轮跑状态和飞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当运载主平台到达预设位置后,能够释放机动子平台,多个机动子平台可进行独立或群体行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只有单一的飞行姿态,并且在结构上独立,较难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包括:运载主平台,运载主平台包括主平台壳体以及位于主平台壳体周侧的多个轮桨,每个轮桨与主平台壳体通过可折叠连接结构连接;至少一个机动子平台,可分离地设于主平台壳体上,其中,可折叠连接结构折叠时,轮桨竖直设置且轮桨的最低点低于主平台壳体的最低点;可折叠连接结构展开时,轮桨水平设置。
本方案中,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包括运载主平台以及可与运载主平台连接和分离的机动子平台。
具体地,运载主平台的主平台壳体上通过多个可折叠连接结构连接有多个轮桨,可折叠连接结构折叠时,轮桨竖直设置且轮桨的最低点低于主平台壳体的最低点,此时运载主平台处于轮跑状态,能够在地面上通过轮桨向前行进。当可折叠连接结构展开时,轮桨水平设置,通过多个轮桨旋转时提供的升力,使运载主平台能够飞行,此时运载主平台处于飞行状态。通过本方案,运载主平台能够在轮跑状态和飞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适用性更好,能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当运载主平台用于军事侦查领域时,采用轮跑姿态行进能减少被雷达探测到的可能性,能够进行有效的渗透,便于情报信息的收集。
进一步地,运载主平台的主平台壳体上可分离地设有至少一个机动子平台,机动子平台可根据需要连接在主平台壳体上或与主平台壳体分离。具体地,当运载主平台到达预设位置后,机动子平台可从运输主平台上释放,进行定点式或自主式的运动,机动子平台能够进行侦查、快递投递等操作,完成任务后返回到运输主平台上。本方案中,运载主平台能够对机动子平台进行快速输送,主要完成长距离或长周期的机动任务,能够有效弥补机动子平台航程短的缺点。同时机动性较强,当一个运载主平台搭载有多个机动子平台时,通过运载主平台能够快速在多个区域对机动子平台进行投放。运输主平台上的三个机动子平台既可独立运动,也可在运输主平台的指挥下进行编队运动和快速部署。当运载主平台和机动子平台均配置有载物设备后,该两级式平台可进行智能化的分拣以及运输操作。
本方案中的两级式可变姿无人机动平台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高,机动性强,姿态灵活可变,在军事侦察、智能物流、智能购物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折叠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臂,固设于主平台壳体上;转动臂,转动臂的一端与固定臂通过转动驱动结构连接,另一端与轮桨通过轮桨驱动结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2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