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C2 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71957.7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丹倩;王益锋;王彪;徐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63/14 | 分类号: | C07D263/14;C07D263/10;B01J31/22;C07C67/313;C07C69/76;C07C67/307;C07C69/757;C07B53/00;C07D307/85;C07D209/10;C07C33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3所示的去C2‑对称性的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的配体通过在二苯胺骨架上引入不同的基团去除其C2‑对称性,实现配体骨架“电子效应”的精确调控。该类配体通过邻氨基苯甲酸类衍生物和邻氯苯甲酸类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制得式1所示的化合物,然后与式4所示的手性氨基醇化合物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化合物β‑双羟基酰胺,接着β‑双羟基酰胺缩合制得式3所示的化合物去C2‑对称性的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利用该去C2‑对称性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与与铜盐、锌盐、镍盐、铁盐或铑盐配位形成的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去C2-对称性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络合物作为最为普遍的化学催化剂,因其高效的催化效能和优异的手性诱导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手性配体作为手性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Nishiyama等人首次报道了第一个手性双噁唑啉配体Pybox并将其应用于简单酮类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获得了优异的结果(Organometallics,1991,10:2706-2708)。至此,相继发展了各种不同骨架结构的手性双噁唑啉配体。自从Guiry课题组2002年首次将二苯胺骨架引入双噁唑啉配体中(Tetrahedron Letters,1995,36:8745-8748)以来,该类配体亦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反应。2015年,Rovis课题组报道了一种二苯胺骨架上修饰的具C2-对称性的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并将其应用于催化1-氮杂二烯与硝基烯烃不对称[4+2]环加成反应来合成哌啶类衍生物,取得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5,137:4445-4452)。但是现有的该类手性配体骨架电子效应单一,在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时,对反应的对映选择性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对催化的反应类型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C2-对称性的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该类配体通过在二苯胺骨架上引入不同的基团,去除其C2-对称性实现配体骨架“电子效应”的精确调控,这种去C2-对称性的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比C2-对称的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具有更优异的立体控制能力及更广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去C2-对称性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3所示的去C2-对称性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
其中,
R1、R2各自独立为氢、C1~4的烷基、苯基、苄基、1-萘基、2-萘基、取代苯基或R1~R2同时为2,3-二氢茚基;所述的取代苯基为苯环上的H被C1~4烷基、卤素、三氟甲基单取代或二取代;
R3、R4各自独立为氢、C1~4烷基、C1~4烷氧基、卤素、三氟甲基、硝基、磺酸基、羟基、氨基或N,N-二(C1~4)烷基氨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该种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式3所示的去C2-对称性二苯胺型手性双噁唑啉配体的合成方法是由以下两种途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吸收剂HEB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合成4-甲基噁唑-5-甲酰胺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