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70846.4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8 | 分类号: | C02F11/18;C02F11/13;C10G1/00;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桨叶 热解 从动轴 主动轴 原油 资源化利用系统 热解系统 供热系统 蒸发 技术方案要点 原油回收率 资源化利用 防爆系统 技术效果 交错设置 壳体转动 冷凝系统 破碎组件 油泥热解 传统的 回收率 供热 破碎 切割 转动 燃烧 爆炸 应用 | ||
1.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2)、用于向所述热解系统(2)供热的供热系统(3)、用于避免原油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防爆系统(4)和冷凝系统(5);
所述热解系统(2)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15)和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16),所述加热组件(15)包括壳体(18)和设置在壳体(18)外侧的夹层外壳(27),夹层外壳(27)和壳体(18)形成有加热腔(19),所述夹层外壳(27)上设有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所述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均与加热腔(19)连通,所述壳体(18)上设有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所述壳体(18)上设有气相排放管(71);
所述破碎组件(16)包括与壳体(18)转动连接的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以及所述主动轴(23)上设置的第一桨叶(26)、所述从动轴(24)上设置的第二桨叶(103);所述第一桨叶(26)沿主动轴(23)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所述第二桨叶(103)沿从动轴(24)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
所述防爆系统(4)包括用于对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51)和用于对壳体(18)进行氮气保护的氮气保护组件(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上设有传动组件(17),所述传动组件(17)包括驱动电机(45)、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46)和从动齿轮(47),所述主动齿轮(46)与主动轴(23)连接,所述从动齿轮(47)与从动轴(2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5)的转轴与主动轴(23)连接;所述第一桨叶(26)与第二桨叶(103)的螺旋旋向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3)包括热源组件(28)和热交换器(36);所述热源组件(28)包括用于存储燃气的储气罐(30)和燃烧器(31),所述储气罐(30)与燃烧器(31)连通;所述燃烧器(31)上设有热风出口(32),所述热交换器(36)上设有热媒出口(39)和热媒入口(37),所述热风出口(32)与热媒入口(37)连通,所述热媒出口(39)与热风入口(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沿竖直方向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壳体(18)上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均沿中心对称设置在壳体(18)的两端,三个所述进料口(41)设置在上侧面,三个所述出料口(42)设置在壳体(18)的下部,并且位于上方的壳体(18)的出料口(42)与位于下方的壳体(18)的进料口(41)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1)包括储水套筒(55)、进水孔(56)、出水孔(57)和储水箱,所述进水孔(56)和出水孔(57)分别设置在储水套筒(55)的两端,所述储水箱与进水孔(56)和出水孔(57)之间均设有冷却水管(59),所述冷却水管(59)上设有冷却水泵(60),所述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上均套设储水套筒(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保护组件(52)包括氮气存储罐(61)、氮气轴封环(62)和电磁阀(64),所述壳体(18)上设有进气管(66),所述氮气存储罐(61)上设有输气管(67),所述电磁阀(64)设置在输气管(67)上,所述进气管(66)与输气管(6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出口(21)上连通有回风管(35),所述回风管(35)上连通有热风循环风机(33),所述热风循环风机(33)上连通有出风管(34),所述热交换器(36)上设有冷媒入口(38),所述出风管(34)与冷媒入口(3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8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