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70185.5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森;范阳;李小峰;高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玻台信风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利超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连接件 碳纤维材料 金属材料 环氧树脂 成型 种碳纤维 传统的 两层 填充 环氧树脂固化 防腐蚀性能 力学性能 连续设置 模具加热 模具内腔 耐腐蚀性 内圈表面 外圈表面 轻量化 中轴线 多层 贴合 保温 环绕 环保 | ||
一种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及其成型方法,由多层碳纤维材料依次环绕贴合构成,每层碳纤维材料均围绕螺纹连接件的中轴线设置,且每层碳纤维材料均沿螺纹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相邻两层碳纤维材料的内圈表面和外圈表面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成型方法为向模具内腔中添加碳纤维材料,并在相邻两层碳纤维材料之间填充环氧树脂,然后将模具加热并保温使环氧树脂固化。本发明所得的螺纹连接件,其力学性能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螺纹连接件更好,重量也比金属材料制成的同样尺寸的螺纹连接件更轻,并且具有传统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螺纹连接件所不具备的防腐蚀性能和环保性能,适用于对螺纹连接件要求较高,如轻量化或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纹连接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以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丝为增强材料;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并且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日益增加,碳纤维所具有的高强度、出色的耐热性、出色的抗热冲击性、低热膨胀系数(变形量小)、热容量小、比重小、优秀的抗腐蚀与辐射性能等优势,越来越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常用的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柱与螺母,是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使用的一种原件。常用材料为碳钢、不锈钢、塑钢等材料,能满足绝大部分情况的紧固连接要求,但是在某些对重量要求严苛及某种特殊腐蚀环境下,仍然具有许多的不足,因此需要综合性能更加优秀的螺纹连接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及其成型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由多层碳纤维材料依次环绕贴合构成,每层碳纤维材料均围绕螺纹连接件的中轴线设置,且每层碳纤维材料均沿螺纹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相邻两层碳纤维材料的内圈表面和外圈表面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用于将各层碳纤维材料固化粘接成型。
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材料采用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干布、碳纤维粉末、碳纤维单向丝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在多层碳纤维材料之间填充有至少一根棒料,所述棒料沿螺纹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棒料采用碳纤维棒、尼龙棒、木棒的其中一种。
一种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的成型方法,预先制作模具,模具内部具有与螺纹连接件的外形相匹配的内腔,将模具打开,向模具的内腔中逐层环绕添加碳纤维材料,并在相邻两层碳纤维材料之间填充环氧树脂,直至填满模具的内腔,通过压实工具将模具内腔中的碳纤维材料压实,然后关闭并锁紧模具,将模具加热至80-200度并保温,使环氧树脂固化,即可得到碳纤维材质的螺纹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通过螺栓与中模连接,模具中设有同时贯穿上模、中模和下模的定位销,以限制上模、中模和下模之间的位移。
优选的,向模具的内腔中逐层环绕添加碳纤维材料时,在多层碳纤维材料之间填充棒料,保证棒料沿螺纹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向模具的内腔中逐层环绕添加碳纤维材料时,预先在碳纤维材料的表面涂抹环氧树脂。
优选的,向模具的内腔中逐层环绕添加碳纤维材料时,待模具的内腔被填满后,再向各层碳纤维材料之间压入环氧树脂。
优选的,关闭并锁紧模具后,将模具放入烘箱或热压机中加热,保温1-2小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玻台信风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北玻台信风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