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筑式复合墙体的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0128.7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日清;陈榕基;李木良;翟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1/70;F26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墙体 发热线 轻钢龙骨骨架 钢丝网 抹平 电源 石膏砂浆层 加热干燥 间距排列 墙体设计 施工工期 石膏砂浆 顺序安装 硬化干燥 钢龙骨 经纬线 构建 墙体 钢丝 发热 喷射 预留 通电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筑式复合墙体的干燥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构建喷筑式复合墙体内部的轻钢龙骨骨架;在所述轻钢龙骨骨架上安装钢丝网;将发热线按经纬线距的间距排列顺序安装、固定在所述钢丝网上并预留发热线接头;分别沿所述钢龙骨骨架的两侧向钢丝网逐层喷射石膏砂浆并抹平,使被抹平的石膏砂浆层达到墙体设计的厚度;在所述发热线的两端接上电源;开启电源,发热线通电后发热,对喷筑式复合墙体进行干燥的步骤,可对喷筑式复合墙体进行加热干燥,可使墙体的硬化干燥时间被控制在10天之内,确保喷筑式复合墙体的施工质量及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墙体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喷筑式复合墙体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年产生量约为1.84亿吨,累计堆存量超过6亿吨。但每年新增产生量的综合利用率仅为48.1%,未利用部分只能露天堆存。 大量堆存石膏废渣一是占用大量土地;二是堆场投资大、运营费高,堆放渣场的容积和地基防渗处理要求严格;三是浪费了宝贵的硫资源;四是含有的酸性及其他有害物质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与国家倡导的环境保护政策格格不入。然而,工业副产石膏是一种重要的再生石膏资源,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2H2O),是一种优秀的胶凝材料,具有早凝快硬,防火、节能的技术特征,对人体无害,适合做为室内装饰材料,包括墙体材料。但目前主要用于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板等,利用量已趋饱和,上升空间有限。因此,开发工业副产石膏用于建材领域的其它方面,迫在眉睫。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装配式建筑房屋技术,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并要求建筑内隔墙采用非砌筑技术。已知的可计算装配率的内隔墙建筑技术包括条板、预制大板及轻钢龙骨复合墙体,石膏条板能大量消纳副产石膏,但其隔声差、厚度薄,成为其大力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风力等)相差极大,特别是湿度大于70%,温度低于15度时,喷筑式复合墙体的干燥速度很慢,影响到喷筑式墙体的强度及后续工序的施工。
喷筑墙体或浇注墙体是近一两年发展的新兴技术,具有轻质、高强、防火、节能等优异性能,且能大力消耗工业副产石膏。石膏砂浆由工业副产石膏为无机胶凝材料、以石英砂或玻化微珠或膨胀珍珠岩或聚苯颗粒为骨料,添加其他矿物材料及多种外加剂按一定配比在工厂混合生产成单一组份或双组份的干粉材料。石膏砂浆在现场经加水、混合、搅拌成浆料,通过喷涂机器喷射在钢丝网上或者浇筑在预先安装的模板内,硬化、干燥后形成整体无缝的连续性墙体。
但是,喷筑式复合墙体的硬化、干燥,受墙体厚度、环境温度、湿度、风力的影响,不能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硬化及干燥的墙体,其质量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筑式复合墙体的干燥方法,旨在解决喷筑式墙体或浇注墙体的施工过程中的受限于环境的影响,提高其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筑式复合墙体的干燥方法,有以下步骤:
S1.预先构建设置在喷筑式复合墙体内部的轻钢龙骨骨架;
S2.在所述轻钢龙骨骨架上安装钢丝网;
S3.将发热线按经纬线距的间距排列顺序安装、固定在所述钢丝网上并预留发热线接头;
S4.分别沿所述钢龙骨骨架的两侧向钢丝网逐层喷射石膏砂浆并抹平,使被抹平的石膏砂浆层达到墙体设计的厚度;
S5:在所述发热线的两端接上电源;
S6开启电源,发热线通电后发热,对喷筑式复合墙体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