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69462.0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马维娜;贺浪冲;丁园园;张涛;曹娇;李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07K16/28;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克隆 抗体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该多肽为类过敏反应特异性受体MRGPRX2蛋白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可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成功制备了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直接法),其中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利用建立的方法验证了在临床的应用,这将有助于类过敏反应特异性受体MRGPRX2的研究工作,对临床上指导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药物引起过敏反应主要分为I型过敏反应及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不需要IgE介导,首次接触药物即出现过敏症状,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一般认为,类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致敏物质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活性介质的释放,或者通过补体及其他通路诱发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目前,类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015年,McNeil等首次研究发现促分泌素,肽类药物,四氢异喹啉类药物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可以通过位于肥大细胞膜上的MRGPRX2受体介导类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
研究发现类过敏刺激物首先激活细胞膜上的G蛋白,进而激活蛋白激酶C和Ca2+通道,使内质网释放Ca2+进入细胞内。伴随着细胞内Ca2+浓度增加,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囊泡向胞浆膜移动并释放生物介质,从而引发类过敏反应。多种权威杂志报道证实类过敏刺激物所激活的G蛋白为MRGPRS(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该受体不依赖IgE,可直接介导肥大细胞活化,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此类受体在各种属、组织和器官的表达类型并不相同:其中MRGPRX2在人源肥大细胞中表达;该受体胞外区为感应区,特异性不高,当胞外被胡蜂毒素、P物质、Compound 48/80、β-防御素及一些小分子药物激活后,胞内区信号触发,引起肥大细胞激活,释放组胺等颗粒物质,刺激细胞旁分泌,从而影响到周围细胞。MRGPRX2是很多小分子药物引起类过敏、假性过敏的作用靶点。
目前针对MRGPRX2的用于实验室研究的抗体和蛋白还存在缺口,更甚于针对MRGPRX2的临床检测试剂盒也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及其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所述多肽为类过敏反应特异性受体MRGPRX2蛋白序列中的一段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且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优选地,所述多肽的表位是Mrgprx2蛋白第286-300个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在制备检测Mrgprx2蛋白的抗体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的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的兔多克隆抗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Mrgprx2蛋白的试剂盒,检测Mrgprx2蛋白时,以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识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的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被识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的多肽,该多肽为类过敏反应特异性受体MRGPRX2蛋白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其由15个氨基酸组成,多肽序列为:RKQWRLQQPILKLAL(如SEQ ID NO:1所示),该多肽的表位是MRGPRX2蛋白第286-300个氨基酸序列,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因此,可以将其用于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9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