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件及铸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8329.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道太;杉野刚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B22D31/00;B22C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铸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件以及铸件的制造方法,在铸件的制造过程中,能容易地实现铸件的抓取作业,上述铸造件具有作为制品的一个以上铸件。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是,在设置有一个以上铸件(100)的铸造件(19F)中,在上述铸件(100)附近的构成内浇道部的部分设置有用于收纳上述铸件(100)的铸件收纳用吊耳部(106、106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件及铸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铸件的制造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经过向铸模浇注的浇注工序、冷却工序,制造出具有多个铸件且具有用于悬挂铸件整体的吊耳部的铸造件,将上述吊耳部钩挂于吊耳钩并使上述铸造件转动、下落,从而进行脱模,然后将铸造件整体向之后的工序搬运。
在上述铸件的制造方法中,能将吊耳部能用于脱模、铸造件的搬运等,从而在各制造工序中,能实现作业的效率。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铸件的制造方法中,在铸造件的脱模工序后进行铸件与内浇道分离、喷丸处理、刻印等,然后向机械加工工序搬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84912号公报
然而,以往,经过上述的铸件与内浇道的分离后的各铸件被凌乱地堆放于托盘等而被搬运至之后的工序以进行机械加工等。此外,通过机器人将各铸件从托盘等取出并供给至机械加工装置等。然而,由于堆放于托盘等的各铸件的姿势不固定,因此,难以可靠地进行机器人的的抓取抓取。因此,作业者需要将机器人抓取失败的铸件取出,从而难以实现抓取作业的无人化。机器人抓取失败还包括暂时抓住的铸件下落的情况,从而还存在对铸件造成打入等损伤这样的技术问题。
此外,由于堆放于托盘等的各铸件的姿势不固定,因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对机器人进行教学,从而导致教学作业的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件以及铸件的制造方法,在铸件的制造过程中,能容易地实现铸件的抓取作业,上述铸造件具有作为制品的一个以上铸件。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以下的手段。即,本发明是一种铸造件是,设置有一个以上铸件,其特征是,在上述铸件附近的构成内浇道部的部分设置有铸件收纳用吊耳部,上述铸件收纳用吊耳部用于对上述铸件进行收纳。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铸件收纳用吊耳部由两个棒状部结合成T字状而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铸件收纳用吊耳部是从上述铸件突出的突出部,一个侧面和与上述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成为朝向突出方向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的卡定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是,在上述铸造件设置有用于悬挂铸造件整体的整体悬挂用吊耳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整体悬挂用吊耳部和上述铸件被连结部连结,在上述连结部中,于上述铸件附近的构成上述内浇道部的部分设置有上述铸件收纳用吊耳部。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铸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向铸模浇注,对铸模进行冷却以制造铸件附近的构成内浇道部的部分设置有铸件收纳用吊耳部的铸造件;对上述铸造件进行脱模;对于上述脱模后的铸造件,将上述铸件收纳用吊耳部保留于上述铸件,将其他部分从上述铸件上分离离;以及对于分离后的上述铸件,将上述铸件收纳用吊耳部收纳于收纳体并向之后的工序搬运。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其特征是,向铸模浇注,在对铸模进行冷却以制造上述铸造件时,预先在上述铸造件设置整体悬挂用吊耳部,在进行上述脱模时,通过将吊耳钩钩挂于上述整体悬挂用吊耳部并使上述铸造件转动下落,从而进行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盘生产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铸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