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8130.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5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梅;郭长春;周建元;郑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22;B01D53/04;E03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建筑 水循环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包括建筑物,建筑物下方有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内有地下水池,地下水池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地下空间内还设有第一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带动两个转轴转动;地下水池上设有引导轮,转轴上绕有网状物,网状物的一端绕在其中一个转轴上,网状物的另一端绕过若干个引导轮并最终绕在另一个转轴上,网状物与地下水池的内壁相贴。本方案通过转轴、网状物和引导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池水质差和人工清洗地下水池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非常有限。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但即便是水资源短缺,在雨季来临时,雨水资源也大大超过日常需求量,又造成了浪费。
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人们想到将汛期的雨水进行收集(如收集到地下水池中),而在干旱时期或非雨时期,再将水从地下水池中抽取出来,用这些水来浇花、冲厕所或冲洗路面进行降温等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雨水在收集到地下水池后,因地下水池原本就处于阴暗潮湿的地方,加上地下水池的水是来源于路面积水或雨水,水质情况相对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差了不少,因而地下水池内容易滋生藻类、细菌等,如果长时间不清洗会引发水质变差、变臭等可能。此外,地下水池因长期无人查看,人们也无法直观看到地下水池的情况,一般都需要雇佣专门的工人清理水池,一来清洗的费用高,二来,因地下水池长有藻类,人工清理过程中容易滑倒,进而给清理过程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池水质差和人工清洗地下水池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型的建筑水循环系统,包括建筑物,建筑物下方设有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内设有地下水池,在紧靠建筑物四周的地方设有盲沟,盲沟与地下水池连通,地下水池连接有抽水泵,所述地下水池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地下空间内还设有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两个转轴转动;地下水池上设有若干个引导轮,转轴上绕有网状物,网状物的一端绕在其中一个转轴上,网状物的另一端绕过若干个引导轮并最终绕在另一个转轴上,相邻的引导轮能够使得网状物与地下水池的内壁相贴。
技术原理: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转轴转动,一个转轴收卷网状物,另一个转轴放出网状物,进而使得网状物顺着引导轮紧贴地下水池移动,在网状物贴着地下水池侧壁移动的过程中,将地下水池内壁上生长的藻类植物刮落,接着启动抽水泵,将带有藻类的水一起抽出,使得地下水池内的藻类植物被清除。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通过设有的转轴、网状物和引导轮,将地下水池内壁上生长的藻类植物刮落,进而通过抽水泵将含有藻类的污水抽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清理地下水池的情况相比,本方案的机械结构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对地下水池的清洗,避免了人工清洗水池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将藻类植物从地下水池中清除,也使得后续流入到地下水池的水不会被原有的藻类植物所污染,对于保持水质的良好具有有益效果。
进一步,所述地下水池内还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地下空间内还设有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搅拌轴转动。
有益效果:通过第二驱动单元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使得搅拌叶片转动,在网状物将藻类从地下水池侧壁刮落的同时,搅拌叶片对水进行搅拌,使得被刮落的藻类能够在搅拌作用下在地下水池中被搅拌均匀而不会沉积在地下水池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