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配电箱监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67753.6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王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萨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箱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远程数据服务器 电能检测模块 漏电检测模块 温度检测模块 监控装置 开合检测 传感器 多路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漏电检测传感器 温度检测传感器 电压电流检测 数据采集模块 模块连接 通道开关 依次连接 移动终端 输出端 输入端 布线 烟感 交流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配电箱监控装置,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三项电能检测模块、开关开合检测模块、交流漏电检测模块、多路温度检测模块、烟感数据采集模块,三项电能检测模块对应连接三项电压电流检测传感器,开关开合检测模块连接N个通道开关检测传感器,交流漏电检测模块连接N个通道漏电检测传感器,多路温度检测模块连接N个通道ABC项温度检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远程数据服务器,远程数据服务器又分别与移动终端或PC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电箱布线困难及因成本导致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配电箱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用电具有开放性及随机性,容易出现触电,火灾等问题,从而引发用电安全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是将配电箱封闭起来并上锁,且由专人负责接线和开关,但由于现场人员的不确定性及民工的非法操作司空见惯,往往导致制度管理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为了在技术上配合安全用电管理,漏电保护器、过载断路器相继应用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并且纳入国标进行强制管理,目前最新的配电箱管理还配置电气火灾探测器及普通电表或者智能电表,以便于远程获得现场用电数据。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设备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配电箱的数据传输至远程采用有线的RS485方式。这种有线的连线方式可能受场地的限制会暴露在露天场所,容易遭受移动机械的破坏导致数据无法传输;
由于配电箱在现场不同的阶段有可能进行随机性的移动,这为重新进行数据传输的布线带来困难,可操作性较差;
配电箱现场的开关状态无法检测,不能及时明确用电设备,排查问题比较费时;
需要检测烟感、漏电及电表功能时往往选用多个厂家的模块进行拼凑整合,这不仅导致体积过大不好安装,而且不同厂家间的模块数据整合比较麻烦。
另一方面,当前数据的无线传输已经很成熟,比如wifi、蓝牙、GPRS、3G及4G已经成熟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是施工现场的信息化仍然比较落后,原因有两个:1)WiFi在施工现场很难实现全覆盖,蓝牙传输距离受限制;2)GPRS、3G及4G传输相对施工现场设备管理而言存在资费相对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配电箱监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配电箱布线困难及因成本导致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配电箱监控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为STM32F105芯片,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A项电能检测模块、B项电能检测模块、C项电能检测模块、开关开合检测模块、交流漏电检测模块、多路温度检测模块、烟感数据采集模块,A项电能检测模块对应连接A项电压电流检测传感器,B项电能检测模块对应连接B项电压电流检测传感器,C项电能检测模块对应连接C项电压电流检测传感器,开关开合检测模块连接N个通道开关检测传感器,交流漏电检测模块连接N个通道漏电检测传感器,多路温度检测模块连接N个通道ABC项温度检测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远程数据服务器,远程数据服务器又分别与移动终端或PC端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有电池电压检测及控制模块、报警输出控制模块、开关开合输出控制模块。
电池电压检测及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5主控芯片,此模块作用为检测电池的电压,并设置安全值保证CPU芯片和GPRS芯片能正常工作,报警输出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5主控芯片,开关开合输出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5主控芯片,作用为远程打开/关闭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萨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萨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