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碳纤维与铜导线的焊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66971.8 申请日: 2019-05-31
公开(公告)号: CN110560814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7
发明(设计)人: 马松;葛向新 申请(专利权)人: 骆达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3K1/00 分类号: B23K1/00;B23K1/19;B23K1/20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赵瑶瑶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温 碳纤维 导线 焊接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与铜导线的焊接方法,步骤如下:⑴用剥线钳将碳纤维和高温线分别剥出10‑15mm长度接头;⑵将碳纤维接头充分的混匀裹上高性能焊接剂;⑶将铜导线接头镀上低温锡丝;⑷将两根线接头部分重叠,从碳纤维端将提前套上的透明热缩管向高温线方向移动至覆盖重合的接头;⑸将热缩管继续向铜导线方向移动,覆盖铜导线的绝缘层2‑3mm;⑹加热热缩管使其缩紧。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与铜导线的焊接方法中高温固化将碳纤维和铜丝一起固化,而不是像对比文件一样的单独固化,固化过程中,铜桨和焊锡能够更加充分的熔融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导电性更好的一体,完全实现一体化,达到最后的连接度和导电性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焊接领域,尤其是一种碳纤维与铜导线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发热线是碳纤维制成的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所做的飞机不但轻巧,而且消耗动力少,噪音小;用碳纤维制电子计算机的磁盘,能提高计算机的储存量和运算速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来制造卫星和火箭等宇宙飞行器,机械强度高,质量小,可节约大量的燃料。

碳纤维电暖器是采用高新材料-碳纤维原丝为发热体,设计研制的全新型的电暖器。带有温控器,遥控器具有调节室内温度之功能,发热过程中可以产生远红外线,对身体有理疗保健作用。碳纤维电暖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安全方便。

由于暖气一般低温地区使用,那么现有的焊锡焊接的点都存在容易破损的问题,众所周知灰锡在低温时崩碎成粉末的现象。常见的金属锡是白锡(β锡),在低于-13.2℃开始转变为它的同素异形体灰锡(α锡),但转变速度很慢,要冷到-30~-40℃才达到最大的转变速度。当β锡(密度7.298克/厘米3)转变为α锡 (密度5.846克/厘米3)时,体积增大约20%,便崩碎成粉末。锡中所含的少量铝、铜、镁、锰、锌等杂质,可加速这一转变;而所含的铋、铅、锑、银、金等杂质可使转变减慢,含量增到一定量时,甚至可抑制转变的发生。为避免锡疫发生,锡在储运过程中的温度不可太低,寒冷地区不能用锡质容器或锡焊容器。粉末状的灰锡可重熔成为白锡。因此当采用现有技术焊接时,不能避免其低温条件下时锡疫发生的发生。

另外,碳纤维的纤维丝与导电铜丝直接需要在暖气横管部分进行连接,连接后,导电铜丝给碳纤维丝加热,实现整个暖气的加热,现有中,导电铜丝与碳纤维采用铜管卡紧连接,将纤维丝和铜丝进行重叠放置,外部铜管同轴包裹,然后用钳子卡紧,外部再套装绝缘热塑管,这种连接的缺点是,由于碳纤维丝和铜丝之间因为卡子铜管的反复热胀冷缩,造成两个不同材料丝之间产生空隙,当电流过来时,瞬间增大,造成电火花,直接将碳纤维烧断,造成整片电暖气断电。

CN102357704A公开一种实现碳纤维与金属的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涂浆:将碳纤维原丝头外皮剥开,将稀释的铜浆涂抹在碳纤维原丝头上;固化:将上述上浆的碳纤维原丝头置于130℃~150℃的恒温炉中25~35分钟;涂锡:用低温烙铁将低温焊锡涂抹到碳纤维原丝头上;焊接:用高温烙铁快速将碳纤维原丝头与金属线焊接。

CN109014533A金属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接方法,在金属侧实施双电极电阻点焊方法,采用铜电极,其接触端直径6-10mm,施加压力为0.8-3kN,电极间距为40-70mm,电极通电电流4-8kA,通电时间200-350ms。

CN208046946U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金属低温发热管,它涉及建筑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它包括碳纤维发热丝、绝缘体、金属保护套管、电源线、碳纤维发热丝与电源线连接处和密封胶圈,碳纤维发热丝外部包裹有绝缘体,碳纤维发热丝两端与电源线相连,被绝缘体包裹的碳纤维发热丝设置在金属保护套管内,碳纤维发热丝与电源线连接处设置在金属保护套管内部,金属保护套管端头与电源线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圈。

上述专利与本专利差异较大,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达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骆达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