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叶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66207.0 | 申请日: | 201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火根;宗亚仙;朱腾飞;涂忠华;仲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型 快繁 移栽成活率 增殖系数 外植体 炼苗 预处理 愈伤诱导培养基 最佳培养条件 分化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壮苗培养基 单株叶片 生根培养 愈伤诱导 壮苗培养 生根率 诱导率 愈伤 移栽 繁殖 消毒 分化 试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叶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包括XY1、XY2和T8三种基因型亚美马褂木的叶的预处理和消毒、愈伤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炼苗移栽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亚美马褂木的快繁,具有繁殖速度快、增殖系数大,移栽成活率高的优点。经试验证实,在最佳培养条件下,XY1基因型的最高愈伤诱导的诱导率平均值为93.33%,最大愈伤分化的增殖系数平均值为7.10;XY2基因型的最多壮苗培养的平均单株叶片数平均值高达9.4;T8基因型的最高生根培养的生根率平均值达56.00%,最终炼苗移栽成活率达8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叶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属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亚美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Liriodendrontulipifera L.]是1963南京林业大学叶培忠教授首次通过人工杂交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 Linn.)和鹅掌楸(L.chinense sarg.)获得的种间杂种,其生长快,干形通直,花色艳丽,少有病虫害,适应性广,杂种优势明显,观赏价值高,适宜用作园林景观及行道树种。由于亚美马褂木自身繁殖能力较差,自然结实率仅为1%左右(樊汝汶,1992),加上人工控制授粉受到气候条件、花期不同步的影响,扦插、嫁接繁殖比较困难,制约了亚美马褂木的繁殖推广和制种效率。
植物组织培养是通过无菌操作,在适合植物生长的培养基上培养分离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胚和原生质体,以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使它们愈伤组织、不定芽等发育成完整植物的过程。成熟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脱分化与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是细胞的全能性,是实现组织培养的基础。因此以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的快繁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亚美马褂木的繁殖推广和制种效率低的问题。
尽管植物组织培养再生个体已在几百种植物上获得成功,但不同属的植物,甚至同种植物不同基因型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被子植物较裸子植物更容易培养,被子植物中的大多数报道了茄科、秋海棠、景天、苦苣苔科和芸苔科的成功栽培。同一植物的不同基因型在培养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即使认为最易培养的植物,有些基因型仍然很难培养成功,例如烟草中的“朗式烟草”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目前仍不清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在植物中存在有某些与培养反应有关的基因调控机制。不同基因型启动这些调控机制的敏感性不同,从而造成对培养反应的差异。
目前关于亚美鹅掌楸的组培技术鲜见报道。本申请以3个优良基因型亚美马褂木优秀单株为材料,从组培再生体系的各环节和影响因素研究采样时间、消毒时间、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激素配比及炼苗移栽影响,以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叶片)建立亚美马褂木的离体再生体系,旨在为亚美马褂木优良基因型的快速繁殖和推广提供优良的组培技术和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解决亚美马褂木自身繁殖困难,扦插、嫁接繁殖也困难的问题。
一种以叶为外植体的亚美马褂木的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叶片或叶柄为外植体,预处理和消毒;
(2)将步骤(1)预处理和消毒后的获得的外植体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其中,所述愈伤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有1.0~3.0mg/L 2,4-D、0.1~0.5mg/L6-BA和0.1~0.5mg/L NAA;
(3)将愈伤诱导培养得到的愈伤结构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其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有1.0~3.0mg/L 6-BA、0.1~0.5mg/L IBA和0.3~1.0mg/L K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6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育高油酸花生品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糜子幼叶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