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65952.3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威;陈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钱莉;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册中心 负载均衡器 负载均衡 配置中心 自动服务 服务 负载均衡算法 高可用性 节点注册 请求访问 请求分配 同步配置 外部连接 信息同步 客户端 启动时 监听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在需要负载的微服务中,通过使用注册中心客户端,使项目在启动时自动将当前服务的节点注册到注册中心;采用配置中心监听注册中心上的已注册的微服务的各种信息与事件,并将监听到的事件与信息相结合,将微服务的信息同步至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在接收到配置中心的同步配置后,当外部连接请求访问时,通过负载均衡算法的计算,自动将请求分配到新的微服务上。本发明能够实现服务的高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项目使用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技术,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分摊到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在提高可用性方面,往往使用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来提升服务的可用性,但当服务能力的不足,不能动态增加服务节点时;或者服务异常不能即使移除服务节点时,反而影响了服务的可用性。目前很多项目使用手动增加服务,并将新增的服务添加到反向代理服务器中。并且服务异常或外部原因要将服务下线时,需要手动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实现服务的高可用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需要负载的微服务中,通过使用注册中心客户端,使项目在启动时自动将当前服务的节点注册到注册中心;
采用配置中心监听注册中心上的已注册的微服务的各种信息与事件,并将监听到的事件与信息相结合,将微服务的信息同步至负载均衡器;
负载均衡器在接收到配置中心的同步配置后,当外部连接请求访问时,通过负载均衡算法的计算,自动将请求分配到新的微服务上。
进一步地,注册中心客户端与注册中心使用长连接,当服务异常或外部原因导致进程挂掉和注册中心断开时,微服务自动从注册中心中进行注销。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中心在注册中心上监听的信息包括微服务的分类、所在地址与运行情况,监听的事件包括微服务启动时的注册事件与微服务结束运行时的注销事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文所述的自动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方法的系统,包括负载均衡器、一个以上的微服务、配置中心以及注册中心;
所述微服务中设置有注册中心客户端,当项目在启动时通过该客户端自动将当前服务的节点注册到注册中心;
所述配置中心实时监听注册中心上的已注册的微服务的各种信息与事件,其中监听的信息包括微服务的分类、所在地址与运行情况,监听的事件包括微服务启动时的注册事件与微服务结束运行时的注销事件;当配置中心监听到注册中心上的注册事件与注销事件之后,自动结合微服务的分类与运行情况,将微服务的信息同步至负载均衡器;
所述负载均衡器接收配置中心的同步配置,当外部连接请求访问时,通过负载均衡算法的计算,自动将请求分配到新的微服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自动发现服务与负载均衡,自动更新代理服务器的配置,不用人工进行负载均衡器的增减服务,免去了繁琐的人工操作,避免了操作的失误带来的风险,以及能够及时响应服务的变化,达到服务的高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