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电能的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5714.2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9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高丹;刘长洪;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3/00 | 分类号: | H02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电能 器件 | ||
一种产生电能的器件,其包括:一第一多孔电极;一蛋壳膜;以及一第二多孔电极;所述第一多孔电极、所述蛋壳膜和所述第二多孔电极依次层叠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生电能的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能量消耗主要依靠非再生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等。鉴于对这些非再生资源消耗量大以及储量有限,以及使用它们所造成的污染,人们致力于开发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以及进行能量的回收再利用。
水是一种对环境和生态影响很小的能源,人们发展了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通过水流带动发电机获取电能。然而,现有的水力发电需要大坝提供大规模的水流,而且需要专门的发电机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产生电能的器件,该器件可以通过少量的水运动获取电能。
一种产生电能的器件,其包括:一第一多孔电极;一蛋壳膜;以及一第二多孔电极;所述第一多孔电极、所述蛋壳膜和所述第二多孔电极依次层叠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两个多孔电极夹持一蛋壳膜(ESM),当具有正负离子的液体从该电极和蛋壳膜渗透时,ESM对该液体中特定的正离子具有固有的选择透过性,并且会留下残余的负离子。因此,液体从ESM中渗透时,位于ESM一侧的电极聚集负电荷,位于ESM另一侧的电极聚集正电荷,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产生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CNT/PANI复合结构的扫描电镜照片和光学照片。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蛋壳和蛋壳膜的复合物的光学照片。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ESM接触蛋液的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ESM接触蛋壳的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方法的另一工艺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由CNT/PANI复合结构和ESM形成图1的产生电能的器件的工艺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由CNT/PANI复合结构和ESM形成的产生电能的器件与抽滤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产生电能的器件的电压-时间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电压-时间曲线图。
图15为图13中产生电能的装置的另一电压-时间曲线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电压-时间曲线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电压-时间曲线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产生电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产生电能的装置的另一摆放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业务传输需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终端的投屏方法和终端的投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