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权路由算法的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5091.9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路振宇;韩光明;田明光;朱尤祥;张彦;王磊;徐彬泰;江颖洁;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7 | 分类号: | H04L12/707;H04L12/72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权 路由 算法 电力 通信网 优化 方法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加权路由算法的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及设备。其中,该优化方法,应用于从业务起点到业务终点的单通道业务,该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包括:获取从业务起点到业务终点的所有可达路由;每条可达路由根据节点划分成若干区段;调取路由区段代价值配置表,计算出所有可达路由的各个区段的代价;累加各个区段的代价,得到各个可达路由的总代价;从各个可达路由的总代价中筛选出总代价最小的可达路由作为单通道业务的工作路由。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力通信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加权路由算法的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电力通信网由于随变电站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随特高压工程的逐步推进,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规模也日趋复杂,各类业务的运行方式安排已经是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基础。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复杂,且未综合考虑路由节点、光缆类型、光缆寿命、电压等级、电路使用率等多个因素,优化效率低且电力通信网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加权路由算法的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其综合考虑路由节点、光缆类型、光缆寿命、电压等级、电路使用率等多个因素,能够提高优化效率且电力通信网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加权路由算法的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应用于从业务起点到业务终点的单通道业务,该电力通信网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从业务起点到业务终点的所有可达路由;每条可达路由根据节点划分成若干区段;
调取路由区段代价值配置表,计算出所有可达路由的各个区段的代价;
累加各个区段的代价,得到各个可达路由的总代价;
从各个可达路由的总代价中筛选出总代价最小的可达路由作为单通道业务的工作路由。
进一步地,将剩余可达路由与工作路由逐一进行比较,若剩余可达路由中的任意区段与工作路由中的区段存在重合,则判定为重路由,该区段在剩余相应可达路由中代价增加,增加值为该区段在工作路由中该区段的代价,进而得到剩余可达路由的总代价更新值;
从剩余可达路由的总代价更新值中筛选出总代价更新值最小的可达路由作为工作路由的保护路由。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剩余可达路由与工作路由逐一进行比较查找重路由,该区段在剩余相应可达路由中代价增加,增加值为该区段在工作路由中该区段的代价,进而得到剩余可达路由的总代价更新值;从剩余可达路由的总代价更新值中筛选出总代价更新值最小的可达路由作为工作路由的保护路由,进而快速准确地得到工作路由及其保护路由,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效率,及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路由区段代价值配置表为预先配置的,其根据光缆类型、光缆使用寿命、光缆电压等级与业务等级匹配、电缆长度、通道利用率、保护通道数量、跳接点上业务起点方向沟道和业务终点方向沟道是否同沟道、站内电源运行情况以及站内电源运行年限对应配置相应代价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计算路由代价的时候综合考虑光缆类型、光缆使用寿命、光缆电压等级与业务等级匹配、电缆长度、通道利用率、保护通道数量、跳接点上业务起点方向沟道和业务终点方向沟道是否同沟道、站内电源运行情况以及站内电源运行年限这些因素,保证了通电网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当存在某一可达路由的总代价超出预设代价阈值时,则该可达路由存在隐患,将该可达路由存储至隐患路由数据库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可达路由的总代价与预设代价阈值比较,判断路由是否存在隐患,降低了路由的故障率,保证了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