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753.0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燕;田贵利;高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小燕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2;C12H6/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杨中毅 |
地址: | 746000 甘肃省陇南***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苦荞 工艺流程 苦荞面 大曲 稻壳 包装入库 灌装密封 苦荞麦麸 密封发酵 蒸馏 苦荞酒 糊化 窖池 去杂 入池 晒干 上甑 摊晾 香醅 原酒 兆帕 气压 发酵 过滤 冷却 破碎 收割 流出 | ||
1.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其特征是:由以下加工流程完成:
A、将苦荞去杂,破碎成苦荞面;
B、将称好的苦荞面按比例加入窖池中掏出的香醅中,在加入适量的稻壳,然后拌和均匀,气压达到0.04兆帕时,上甑蒸馏,一般蒸18-35分钟(掐头去尾),糊化10-15分钟,然后出增摊晾,打量水,再次扬沙,降温至30-40℃,加入一定量的大曲,拌和均匀,温度冷却至21-23℃,入池密封发酵;其中,香醅与苦荞面之重量比4:1;大曲与苦荞面之重量比1:4-5;面与水之重量比1-2:1;
C、入池后,发酵7-15天,再次蒸馏,以此循环;
D、将黄水和酒尾倒入锅底混合,进行串蒸;
E、将流出的苦荞原酒,存放1年以上进行勾调,勾调后过滤,灌装密封,包装入库,即成为苦荞酒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苦荞为原料造酒的工艺流程,其特征是: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A、粉碎:将筛选好的苦荞麦进行破碎;
B、配料:将苦荞面、稻壳(清蒸)、香醅按一定的比例拌和均匀,一般比例按1:15:60;
C、上甑:上甄前要认真检查甄桶是否漏糟,将冷却器中的水加满,注意控制水温;上甄时,要轻倒均铺,逐层探气装甄,上甄时要关闭蒸汽;上甄完毕,全甄糟面要检查,使蒸汽均匀,待蒸汽穿透时,立即上盖,安装过汽管,接通冷却器,开始蒸馏;
D、蒸馏 :酒头、酒尾杂质多,应掐头去尾,保证酒质;为防止某些轻物质和可见油脂等固形物混入酒中,采用溜酒口过滤的方法; 缓火蒸馏,流出酒的酒度控制在60°以内,特别是热天更应注意,当酒出至57°以下时,立即掐断成品酒,同时收回尾酒至无酒汽,此时要大气追尾;
E、出增:将糊化好的料,出增堆积;
F、打量水:按比例加水,加50﹪的打量水,水温必须达85度以上,让水接触所有的料;
G、摊凉:将加好水的料,用铁锨进行摊开(扬沙),确保料摊凉均用,散和,冷却后,进行翻2~3边,不能出现料疙瘩;
H、加曲:将冷却好的料,取出一部分和大曲进行搅拌均用,2~3次,用铁锨将拌好的曲撒入冷却好的料中;
I、堆垛 :将撒上曲的料,以料为中心,四周向中心边翻边堆垛;
J、入池发酵:将堆垛起来的料装入池中,封池,将踩好的窖泥,按规定密封,入池温度:18°~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小燕,未经孙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7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