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63425.9 | 申请日: | 201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文;蔡少武;邹治湘;戴江权;刘付敬舒;廖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市卓业精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 地址: | 51009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液 加工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工具电极 加工装置 导向器 固定座 加工槽 深小孔 排屑 电化学放电加工 放电加工过程 导电性 电解加工 工件放置 加工效率 循环流动 主轴电机 储液槽 传统的 导向柱 导液管 电解液 高效率 夹头 更新 保证 | ||
1.一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装置,包括加工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槽(8)内侧底部安装有工件放置座(7),加工槽(8)的出液口与导液管的一端管接,导液管的另一端伸入储液槽(17)内,储液槽(17)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储液槽(17)内设置有没入工作液内的导液管一端,导液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16)的进液口管接,过滤器(16)的出液口通过导液管与高压泵(15)的进液口连接,高压泵(15)的出液口通过导液管与旋转接头(13)的进液口管接,旋转接头(13)转动安装在导液管上,旋转接头(13)设置在主轴电机(2)上方,主轴电机(2)为中空设计,旋转接头的通孔与主轴电机(2)中间通孔连接,主轴电机(2)底部且位于主轴电机(2)输出轴外侧的位置设置有高速轴承(11),高速轴承(11)上安装有引电螺钉(12),主轴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夹头(3)与工具电极(10)的一端连接,所述工具电极(10)为变截面槽中空电极且具有高速出液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工工具电极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出液口(18)设置为若干个;所述高速出液口(18)冲液压力为2~20MPa;所述高速轴承(11)转速为3000~8000rm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工工具电极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座(7)与工件(9)为配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电加工工具电极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座(7)为易导电金属材质,工件(9)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工工具电极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电机(2)底部安装有导向柱(4),导向柱(4)底部安装有导向器(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工工具电极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电极(10)外侧安装有轴承,轴承外侧安装有固定座(5),固定座(5)为胶套轴承固定座,固定座(5)安装在导向柱(4)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加工工具电极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9)通过导线与脉冲电源(14)的正极电连接,脉冲电源(14)的负极通过导线与引电螺钉(12)电连接,引电螺钉(1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电连接,控制器(1)通过导线与工件放置座(7)电连接。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加工装置加工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工件(9)放置在工件放置座(7)上;
S2:利用高压泵(15)使储液槽(17)内的工作液通过导液管进入过滤器(16)内,过滤器(16)对通过导液管的工作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工作液在高压泵(15)的进一步作用下通过导液管进入旋转接头(13)后进入主轴电机(2)上开设的中间通孔,并进一步通过工具电极(10)的高速出液口(18)流向加工区域,加工间隙中的颗粒增强相碎屑通过工具电极(10)的变截面槽排出加工区域;
S3:加工槽(8)内的工作液进一步通过导液管进入储液槽(17)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电极(10)为变截面槽中空电极,电极设有高速出液口(18),所述高速出液口(18)设置为若干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速出液口(18)冲液压力为2~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市卓业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市卓业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4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