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63325.6 | 申请日: | 201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中;汪存石;张欢;陈靓;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C08F2/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连 乳液 界面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属于乳液技术领域,包括组合喷口,该组合喷口包括第一液体喷口和第二液体网格喷口,组合喷口为圆弧形球面,第一液体喷口均布在该圆弧形球面上且在相邻的第一液体喷口之间布满第二液体网格喷口;在组合喷口的下方设置乳液压缩拉伸腔体。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多层组合喷口,组合喷口的口径组合以改变相邻液体界面的初始距离,对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进行第一次调整;再通过压缩拉伸的方式对双连续乳液界面尺寸进行二次调整,形成的混合液体快速的装入预制的容器中,实现出制备出一种结构部分可控的液‑液双连续乳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成本低廉,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的聚合研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双连续相微乳液的研究更是处于基础性阶段,但由于其独特多变的微观结构使其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将逐步展现,传统的“水包油”或“油包水”结构不利于某些有效成分的运输和释放,而双连续界面结构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使亲油性和亲水性物质都能得到畅通的运输,充分的反应,合理的释放,有效的利用。
双连续相微乳液是指油与水同时成为连续相,二者无规则连接:体系中任一部分油在形成油液滴被水连续相包围的同时,与其它部分的油液滴一起组成了油连续相,将介于液滴之间的水包围;同样,体系中的水液滴也组成了水连续相,将介于水液滴之间的油相包围,最终形成了油、水双连续结构。双连续结构虽具有W/O、O/W两种结构的综合特性,但其中的水液滴、油液滴已不呈球状,而是类似于水管在油基体中形成的网络。因其结构类似海绵 ,故亦称类海绵 相。双连续相微乳液聚合能产生结构可控的开孔性聚合物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Palani Raj在研究微乳液聚合制备PMMA多孔材料时,发现典型的双连续聚合体系组成MMA/MAA/SDS/H2O质量比为29.0/29.0/8.4/3.6,且须添加少量的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反应后得到的刚性产物呈多孔结构,且微孔之间相互连通。但产物微孔结构的尺寸远大于微乳液的特征尺寸(小于 100nm),说明聚合过程中仍存在微观相分离。Gan等采用可聚合的乳化剂并另加助乳化剂成功地制备了透明的MMA-MAA共聚物,其微孔尺寸只有20-50nm。
现有的制备方法包括旋节分解法、搅拌、微控流等。一般来说,液-液双连续界面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两种液体混合后,其中一相液体会形成液滴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使整个体系形成均一乳液,若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修饰和保护,两种液体之间容易发生结合,最终导致相分离。
现有的液-液双连续界面制备方法大多对制备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或者经济性较差,而且这些方法的制备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方便的改变或控制目标乳液的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可以连续不断地将预制的两种不相容的液体,制备成含有连续均匀的液-液界面的混合液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系统不断的工作快速稳定地获得所需要的液-液双连续乳液。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液-液双连续乳液界面制备装置,包括组合喷口,该组合喷口包括第一液体喷口和第二液体网格喷口,所述的组合喷口为圆弧形球面,所述的第一液体喷口均布在该圆弧形球面上且在相邻的第一液体喷口之间布满第二液体网格喷口;在所述的组合喷口的下方设置乳液压缩拉伸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液体喷口的进液口与第一液体进液管通过连接细管相连通,第二液体进液管为腔体结构,所述的连接细管放置在该腔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乳液压缩拉伸腔体为倒置的圆锥体,在该圆锥体的底部设置出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数字在线稀释系统
 - 下一篇:搅拌混合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