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62975.9 | 申请日: | 201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9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军;史晓鸣;赵国群;赵政强;任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私有 可用 资源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启物理机权限:通过在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开启虚拟化权限,开启中央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2.安装底层管理工具:利用物理服务器的底层平台安装私有云的管理工具,用于搜集包括CPU、内存、网络和安全的物理资源信息;3.配置物理机网络: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本发明主要基于跨局域网或者跨互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技术将可用区进行连接,通过统一云平台对于各可用区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安全资源进行统一的集群资源调度的方法。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落地发展,政府部门、大型组织机构在部署私有云方面的需求日趋增多,对于私有云跨局域网或跨互联网之间的多可用区的资源调度需求也随之而来。然而,目前在技术上各机构仍采用了多个单一云管理平台人工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资源利用效率有限。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各机构仍采用了多个单一云管理平台人工管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产生工作效率低,资源利用效率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私有云的跨可用区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开启物理机权限:
通过在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内开启虚拟化权限,开启中央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
(1-2)安装底层管理工具:
利用物理服务器的底层平台安装私有云的管理工具,用于搜集包括CPU、内存、网络和安全的物理资源信息;
(1-3)配置物理机网络:
在步骤(1-2)中安装的管理工具内,为物理机配置该主机的特定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与单一云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通信;
(1-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
(1-5)跨可用区网络连接;
(1-6)安装统一云管理平台。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基于跨局域网或者跨互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技术将可用区进行连接,通过统一云平台对于各可用区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安全资源进行统一的集群资源调度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
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1-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1-2-1)物理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把数据以通知消息的形式发送到消息总线上,通知代理会获取这些通知消息,并且提取出测量数据,发送给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
(1-2-2)单一云管理平台的服务端会根据策略,定期主动通过应用程序接口或者通信协议去远端或本地的物理服务器读取所需要的测量数据。
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1-4)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单一私有云可用区内,安装单一云管理平台,用于管理所有可用区内物理服务器资源,使得通过单一云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可用区内的所有物理服务器的CPU、内存、硬盘和网络资源进行分配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2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