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床鞍铸件铸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1765.8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华;吕芳遂;于祥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河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2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孙丽珠 |
地址: | 1164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件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铸件铸造工艺,具体是涉及床鞍铸件铸造工艺,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丝杠孔所在面成型、与丝杠孔所在面相反面成型;丝杠孔所在面成型、与丝杠孔所在面相反面成型分别需要在各自的砂箱内成型。该工艺中丝杠孔的形成不用活块形成,由芯子形成,避免产生磕砂现象,工序简化,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铸造工艺,具体是涉及床鞍铸件铸造工艺,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床鞍工作台铸件,丝杆孔内接不齐、加工量不均匀等,木型活块极易破损,经研究后发现,传统工艺共两种,一种是丝杆孔处是由活块和芯子一起形成,这个工艺的缺点是活块强度低,易碎,另一种是丝杠孔处是由芯子形成,这个工艺的缺点是芯子需退让,退让后由砂子填平,工序繁琐,所以工艺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床鞍铸件铸造工艺,该工艺中丝杠孔的形成不用活块形成,由芯子形成,避免产生磕砂现象,工序简化,操作简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床鞍铸件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丝杠孔所在面成型、与丝杠孔所在面相反面成型;丝杠孔所在面成型、与丝杠孔所在面相反面成型分别需要在各自的砂箱内成型。
进一步的,丝杠孔所在面成型的具体步骤为:
(1)木型放置在砂箱内,木型一侧的侧壁设有凹型缺口,凹型缺口处放置第一木型活块,第一木型活块一部分伸出木型侧表面在木型外部形成突出区域,再将带有斜面的第二木型活块放置第一木型活块一侧,放好后进行冲砂,冲砂后进行180度翻转,然后将木型取出,将第二木型活块竖直向上取出,在将第一木型活块向后退出;
(2)退出第一木型活块后,在原木型外部形成的突出区域的位置形成砂型盲孔,退出第二木型活块后形成的一侧带有斜面的砂型;
(3)把与砂型斜面相配合的砂芯沿着斜面滑至预定位置,形成侧向位移,在盲孔部位形成C形空腔,成为铸件的丝杠孔。
按照上述工艺再完成与丝杠孔所在面相反面在相应的砂箱内成型;将两个砂箱进行合箱、浇注铁水,完成整个床鞍铸件的铸造。
进一步的,所述与砂型斜面配合的砂芯斜面与盲孔形成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连线相互平行;这种结构设计盲孔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位置不易产生磕砂;砂芯的斜面设计在下砂芯时不易产生磕砂,不产生缺陷。
所述的第一木型活块是为形成盲孔的活块,所述第一木型活块是一端带有弧度的曲面结构,另一端为带有高低不等的阶梯台结构。
所述的第二木型活块是为形成与砂芯斜面相匹配的一侧带有斜面的活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不需要制作C形木型活块,C形活块易碎;工艺中丝杠孔的形成不用活块形成,由芯子形成,斜面砂芯造型设计在下砂芯时不需退让,避免产生磕砂现象,工序简化,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丝杠孔所在面成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铸件结构图
图中,1、第一木型活块,2、盲孔第一点,3、盲孔第二点,4、斜面砂芯、5、丝杠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
床鞍铸件(工作台)铸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丝杠孔5所在面成型、与丝杠孔5所在面相反面成型;丝杠孔所在面成型、与丝杠孔所在面相反面成型分别需要在各自的砂箱内成型。
进一步的,丝杠孔所在面成型的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河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河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17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芯模生产用精抛抓手转向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生产加工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