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及其回收贵金属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0157.5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杨发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22B3/24;C22B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联 蛋白质 吸附 材料 及其 回收 贵金属 应用 | ||
1.一种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用于回收矿石浸取液或电子垃圾浸取液中的贵金属,该吸附材料是由交联剂交联相转变蛋白质形成的下层为致密的纳米薄膜、上层为微颗粒密堆积层的双层蛋白质薄膜,其中所述的蛋白质为溶菌酶或牛血清白蛋白;
所述的吸附材料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5~100mmol/L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用NaOH调节至pH值为4.0~11.0后,与1~50mg/mL蛋白质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直接铺满玻璃片表面,室温培育1~12小时,使玻璃片上沉积一层相转变蛋白质膜;然后将沉积一层相转变蛋白质膜的玻璃片置于质量分数为0.2%~5%的交联剂水溶液中,室温交联0.5~6小时,再置于0.5~3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0.5~2小时,最后将膜从玻璃片上剥离下来,得到下层为致密的纳米薄膜、上层为微颗粒密堆积层的双层蛋白质薄膜,即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材料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40~60mmol/L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用NaOH调节至pH值为5.0~8.0后,与20~40mg/mL蛋白质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直接铺满玻璃片表面,室温培育2~12小时,使玻璃片上沉积一层相转变蛋白质膜;然后将沉积一层相转变蛋白质膜的玻璃片的置于质量分数为1%~2%的交联剂水溶液中,室温交联1~3小时,再置于1~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在1~2小时,最后将膜从玻璃片上剥离下来,得到下层为致密的纳米薄膜、上层为微颗粒密堆积层的双层蛋白质薄膜,即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戊二醛、京尼平、谷氨酰胺转氨酶、碳二亚胺中任意一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在回收贵金属中的应用,所述的回收贵金属是回收矿石浸取液或电子垃圾浸取液中的贵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在回收贵金属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石浸取液或电子垃圾浸取液的pH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交联蛋白质的吸附材料在回收贵金属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贵金属为金、银、铂、钯、钌、铑、锇、铱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01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