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筛选鸭肝炎病毒毒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9171.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伟;刘兵;魏曼;孟祥;王书丽;张宁;张先锋;周欣;沈丹丹;丁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762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筛选 肝炎 病毒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病毒筛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筛选鸭肝炎病毒毒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并处理病死鸭的肝脏病料;将肝脏病料接种于SPF鸭胚,收获死亡鸭胚液及胚体,传代培养得到待筛选的鸭肝炎病毒毒株;将上述毒株稀释后接种于SPF鸭胚,筛选出第一轮病毒毒株;用第一轮病毒毒株制备雏鸭毒,将雏鸭毒稀释后接种于雏鸭,筛选出第二轮病毒毒株;用第二轮病毒毒株制备灭火疫苗,免疫SPF鸡,筛选出第三轮病毒毒株;用第三轮病毒毒株制备的阳性血清注射于所述发病鸭场内的发病鸭,最终确定鸭肝炎病毒毒种。该方法可高效地筛选出优质的鸭肝炎病毒毒种,能够缩短疫苗产品的更新换代的时间,为市场上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筛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筛选鸭肝炎病毒毒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Virus,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高死亡率、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常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不见发病,尤其是不足1周龄的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高达100%,一旦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对我国养鸭业的发展危害重大。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传染源为病鸭和带毒禽,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尚未证实经卵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严重威胁我国养鸭业的发展。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分I型、II型、III型和N-DHV四个血清型,这几种血清型相互独立,且无交叉保护性,但是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却很相似。I型属于小RNA病毒科未确定种病毒,可在鸭、鸡、鹅胚尿囊腔增殖,病毒抵抗力强,在自然环境中可较长时间存活。II型属于星状病毒,仅报道于英国。III型属于小RNA病毒肠病毒属。N-DHV同I型属于微RNA病毒科的一个新属,可能为Ⅰ型变异株。
鸭病毒性肝炎由于血清型复杂,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给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带来诸多不便。目前除采取常规卫生防疫措施外,常采用疫苗、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等进行防治。但是,疫苗对于雏鸭免疫效果差,免疫成年鸭后,雏鸭的母源抗体又会干扰雏鸭的免疫效果;高免血清用量大、成本高、质量低等,在生产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鸭病毒性肝炎卵蛋黄抗体在养鸭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它弥补了高免血清和疫苗的不足,且冻干制剂便于运输和保存、有效期长、副作用小、无残留、效果显著,在鸭病毒性肝炎的紧急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上三种防疫措施均需要从制备疫苗或抗体的病毒毒株入手,故从众多毒株中筛选出繁殖性能好、交叉保护率高、免疫原性佳的鸭肝炎病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市场流行毒株的血清型多样,毒株变异较快,经典的鸭肝炎病毒毒株已很难100%的保护各个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一个流行毒株的筛选,一般要经过病料采集、病毒分离与纯化、病毒理化和生物学特性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该过程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筛选出的毒株不一定适合作为病毒种子。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高效筛选鸭肝炎病毒毒株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常规方法筛选毒株耗时长、成本高、步骤复杂、结果难以判定等问题,提供一种省时、高效、实用的筛选鸭肝炎病毒毒株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筛选鸭肝炎病毒毒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并处理多个地区病死鸭的肝脏病料;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肝脏病料经尿囊腔接种于SPF鸭胚,收获死亡鸭胚液及胚体,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得到待筛选的鸭肝炎病毒毒株;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待筛选的鸭肝炎病毒毒株进行系列稀释后经尿囊腔接种于SPF鸭胚,统计死鸭胚数量,根据计算的鸭胚半数致死量ELD50,筛选48~120h死亡率大于80%、且病毒含量大于105.5ELD50/0.1mL的鸭肝炎病毒毒株为第一轮鸭肝炎病毒毒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9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