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聚酯瓶片中非聚酯物质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9156.9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善浩;张樱;袁丽凤;罗川;孙君猛;倪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中盛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王玲华 |
地址: | 315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聚酯 残留量 非聚酯 恒重 检测 预处理 分析化学技术 过滤洗涤 称量瓶 称样 改进 | ||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再生聚酯瓶片中非聚酯物质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通过称样、预处理、试样恒重、过滤洗涤、二次恒重等步骤进行检测,并改进检测用的称量瓶,极大的提升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再生聚酯瓶片中非聚酯物质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
再生聚酯瓶片主要是指各种形态的废弃PET包装瓶,经过分拣、清洗、脱标、破碎、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碎PET片。由于我国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大约占据全球总量的85%,国内的原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必须大量进口国外的再生聚酯瓶片。
再生聚酯瓶片归属于PET破碎料和下脚料(海关编码391590100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关于进口再生聚酯(PET)瓶片固体废物属性鉴别问题的复函》,进口高纯净再生聚酯(PET)瓶片在境外已经过分选、破碎和清洗,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再生聚酯(PET)瓶片(FZ/T 51008-2014)》规定的A、B、C类各项性能和指标要求,进口后可以替代原生料直接加工利用,不作为固体废物监管,即作为普通货物进口。
在应用中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再生聚酯(PET)瓶片(FZ/T 51008-2014)》操作步骤表述模糊、操作条件难以控制甚至难以实现,导致实验员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尤其是其中“非聚酯(PET)物质残留量”一项,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称取约2000g试样,均匀摊平在已知质量的干燥、清洁的试样盘中;
2、将试样盘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5)℃的干燥箱中,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干燥1.5h,从干燥箱中取出试样盘,立刻称重(准确至0.001g);
3、再将试样盘放入干燥箱中,加热。每干燥30min后从干燥箱中取出试样盘,立刻称重(精确至0.1g),直到试样两次质量之差不超过1g为止;
4、从干燥后的试样盘中称取(300.00±5.00)g瓶片(m0)放入容量瓶中,用量筒量取1000mL丙酮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并盖上瓶塞,之后托起容量瓶进行摇匀(时间不少于1min),然后静置15min;把容量瓶中的丙酮清洗液倒出,注意不要把瓶片倒出;
5、往容量瓶中加入1000mL左右自来水对瓶片进行清洗,清洗后再用500mL左右蒸馏水对瓶片进行清晰,之后滤出所有瓶片;
6、再次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5)℃的干燥箱中,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干燥1.5h。从干燥箱中取出试样盘,立刻称重(准确至0.001g),再将试样盘放入干燥箱中,加热,每干燥30min后从干燥箱中取出试样盘,立刻称重(准确至0.001g),直到试样两次质量之差不超过1g为止;
7、以试样最小的质量值作为烘干后试样质量(m1),并记录。
但是,上述方法尚存在大量缺陷:
(1)步骤1-2中,目前无法获得同时满足“称样量为2000g而又能准确至0.001g”的天平;
(2)步骤3样品未降温的情况下,无法实现“从干燥箱中取出试样盘,准确至0.1g”;
(3)步骤4中的容量瓶做为清洗容器不合适,操作不方便;
(4)步骤4“称取试样(300.00±5.00)g”精度不够,影响最终结果判断,因为0.01g的偏差相对于300g的称样量为33.33mg/kg,而标准对于C级的限量要求仅为“<50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中盛产品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中盛产品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91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