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8814.2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泽云;陆仕荣;孙宽;陈海燕;胡定琴;李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H01L51/42;H01L51/46;H01L5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周建军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电子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活性层材料和电子受体材料,所述活性层材料为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所述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含有如下所示的分子结构:
所述电子受体材料选自Y6,分子结构式如下:
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使用条件为热退火温度120℃、10分钟;
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
a)清洗ITO氧化铟锡玻璃:分别用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醇超声清洗ITO氧化铟锡玻璃各30分钟,然后在等离子体清洗器中处理5分钟;
b)在ITO氧化铟锡玻璃上旋涂PEDOT/PSS,厚度为10nm;
c)在PEDOT/PSS层上,溶液法旋涂BTR-Cl/Y6,BTR-Cl与Y6的质量比为1.5:1,将BTR-Cl/Y6溶于氯苯或者氯仿,浓度为20mg/mL,厚度为120nm;
d)在活性层之上,旋涂Phen-NaDPO电子传输层,厚度为30nm;
e)在Phen-NaDPO电子传输层上蒸镀金属银电极,厚度为1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溴化物、锡试剂、第一溶剂、金属钯催化剂混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
2)将所述中间产物与第二溶剂、3-己基饶丹宁试剂、碱DBU混合,反应得到所述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
所述步骤1)中,所述溴化物具有如下的结构:
所述步骤1)中,所述锡试剂具有如下的结构:
所述步骤1)中,所述钯催化剂选自四(三苯基膦)钯、双(二亚苄基丙酮)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1)中,所述第一溶剂选自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是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进行;
所述步骤2)中,所述第二溶剂选自氯仿、二氯甲烷、甲苯、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选自氮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
a)清洗ITO氧化铟锡玻璃:分别用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醇超声清洗ITO氧化铟锡玻璃各30分钟,然后在等离子体清洗器中处理5分钟;
b)在ITO氧化铟锡玻璃上旋涂PEDOT/PSS,厚度为10nm;
c)在PEDOT/PSS层上,溶液法旋涂BTR-Cl/Y6,BTR-Cl与Y6的质量比为1.5:1,将BTR-Cl/Y6溶于氯苯或者氯仿,浓度为20mg/mL,厚度为120nm;
d)在活性层之上,旋涂Phen-NaDPO电子传输层,厚度为30nm;
e)在Phen-NaDPO电子传输层上蒸镀金属银电极,厚度为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88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