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8520.X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方智毅;雷雅婷;王晓曦;赵超;叶大鹏;林占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B1/30 | 分类号: | D21B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丘鸿超;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转轴 罐体 绞龙输送机 制浆装置 轴向 电机 超声波换能器 罐体内侧壁 罐体两端 罐体内部 加热装置 绞龙叶片 螺旋布设 生产效率 一端连接 制浆效果 轴向间隔 转动连接 一体化 出料口 处理量 进料口 周部 能耗 伸出 保证 | ||
1.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罐体、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罐体固定于支座上,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内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罐体内部沿轴向设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主要由空心转轴和沿轴向螺旋布设于空心转轴周部的绞龙叶片构成,所述空心转轴中部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空心转轴两端与罐体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支座上,并经传动机构与伸出罐体的空心转轴一端连接,以带动绞龙输送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卧设于支座上,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设于罐体前后两端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沿罐体轴向并排设置,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与罐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包括罐主体和端盖,所述罐主体和端盖密封连接,所述空心转轴两端分别经轴承与罐主体和端盖转动连接,且空心转轴靠近电机的一端伸出端盖,并经联轴器与传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而与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圈,所述罐体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所述电加热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机、加热装置和超声波换能器电性连接,以控制各设备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采集蒸煮过程中罐体内的温度和压力。
7.一种一体化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关闭出料口并打开进料口,将物料从进料口加入罐体,然后加水没过超声波换能器,加入少量助剂,关闭进料口;
2)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间隔性正反转,带动绞龙输送机对物料进行搅拌;
3)搅拌设定时间以使物料在罐体内搅拌均匀后,通过控制装置打开超声波换能器对物料进行超声处理,使物料在罐体内产生空化效应,打开细胞壁,使助剂更易渗透物料;
4)通过控制装置打开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蒸煮汽化过程伴随升压,在高温高压下,助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浸透物料,降解物料的木质素;
5)超声蒸煮设定时间后制浆结束,打开出料口,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正转,带动绞龙输送机将纸浆从出料口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20-50kHz。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物料进行加热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采集罐体内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温度范围为150-200℃,压力范围为0.6-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85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杆皮芯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棉浆木浆纸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