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保护膜及管道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8254.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章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添感应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5 | 分类号: | B32B15/085;B32B15/09;B32B15/20;B32B27/06;B32B27/08;B32B27/32;B32B27/36;C08L23/06;C08L23/12;C08L23/08;C08J5/18;B29C71/04;F16L58/10;F16L5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保护膜 保护 结构 | ||
1.一种管道保护膜,包括聚酯膜和铝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聚烯烃膜和第二聚烯烃膜;所述第一聚烯烃膜、所述聚酯膜、所述铝箔和所述第二聚烯烃膜通过聚氨酯胶依次复合;所述第一聚烯烃膜和所述第二聚烯烃膜均经过双面电晕处理,所述依次复合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复合为所述第一聚烯烃膜和所述聚酯膜复合,第二次复合为所述第一次复合的成品与所述铝箔复合,第三次复合为所述第二次复合的成品与所述第二聚烯烃膜复合;或者第一次复合为所述第二聚烯烃膜与所述铝箔复合,第二次复合为所述第一次复合的成品与所述聚酯膜复合,第三次复合为所述第二次复合的成品与所述第一聚烯烃膜复合;所述复合为干式复合;每次所述干式复合后形成的成品,在56~64℃的温度下熟化36~72小时,第一聚烯烃膜和第二聚烯烃膜的厚度均为30~200μm;所述聚酯膜厚度为15~50μm;所述铝箔厚度为10~50μm,所述聚氨酯胶的含固量为50%~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烯烃膜和所述第二聚烯烃膜均包含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40~75份HDPE、25~50份LDPE、3~10份PP和10~30份EV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烯烃膜和所述第二聚烯烃膜均包含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55份HDPE、40份LDPE、6份PP和18份EV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所述HDPE、LDPE、PP和EVA经过塑料颗粒搅拌机在30~50℃的条件下搅拌30~60分钟后制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电晕处理的电晕值均在42~55达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管道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电晕处理在所述第一聚烯烃膜以及所述第二聚烯烃膜各自制膜成型时单独完成;或者所述双面电晕处理在所述第一聚烯烃膜制膜成型后在与所述聚酯膜复合时,以及所述第二聚烯烃膜制膜成型后在与所述铝箔复合时完成。
7.一种管道保护结构,包括聚氨酯泡沫和柔性塑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道保护膜;所述聚氨酯泡沫均匀喷涂于管道外壁;所述管道保护膜密封粘合于所述聚氨酯泡沫外壁;所述柔性塑料密封粘合于所述管道保护膜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添感应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添感应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82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