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7847.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虎;童丽萍;刘雪峰;张鹏;王雷;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王艳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材料 散发 车内 关键参数 传质 质量守恒定律 分配系数 扩散系数 实测数据 环境舱 扩散 密闭 测试方法及装置 不同条件 测试装置 预测模型 平衡 推导 | ||
1.一种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传质散发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和亨利定律,推导出非金属材料中VOC在环境舱密闭阶段的平衡散发模型和直流散发阶段的传质扩散模型,结合实测数据,测定车内非金属材料散发过程的关键参数:初始可散发浓度C0、分配系数K和扩散系数D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非金属材料中VOC在环境舱密闭阶段的平衡散发模型为:
非金属材料中VOC在环境舱直流散发阶段的传质扩散模型为:
公式(3)经无量纲化变换之后得到:
将公式(5)中的斜率用SL表示,截距用INT表示,得到:
式中:R(=V/Vm)为环境舱体积与材料体积之比;α=QL2/VDm;β=AL/V;Bim=hmL/Dm;Q为通风量,m3/s;L为材料的厚度,m;V为环境舱体积,m3;A为材料有效散发表面积,m2;hm为材料表面对流传质系数,m/s;t*=t-t0,表示环境舱中的散发时间;Bim为传质毕渥数;q1、G1分别为式(3)和(4)的第一项,是与Dm和K有关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测车内非金属材料裁切,切好的材料四周和底部用铝箔包覆,再用保鲜膜包裹置于密封袋中12h-1周,使得材料内部醛类或其它VOC的初始浓度分布均匀,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达到平衡;
步骤二:将环境舱内存在的醛类或其它VOC清洁干净后,将环境舱温度设定为5℃-100℃,待温度恒定后,将预处理好的材料置于环境舱内的支架上自由散发,密闭,待材料中的VOC在环境舱中散发达到平衡后采样,得到非金属材料中VOC在环境舱密闭阶段的平衡散发浓度Cequ;
步骤三:将温、湿度恒定的纯净空气以500mL/min的流量引入环境舱,之后每隔0.5小时-1小时用Tenax管和DNPH管采集环境舱中空气样品一次,连续5~8小时,使用检测设备对Tenax管和DNPH管里的空气样品进行检测前,需要对Tenax管和DNPH管里的空气样品进行预处理,对Tenax管中吸附的VOC进行热脱附冷凝处理,对DNPH管中吸附的VOC用乙腈进行固相微萃取处理,之后用GC-MS对Tenax管中处理后的VOC进行检测,用HPLC-MS对DNPH管中处理后的VOC进行检测,测得环境舱中VOC浓度Ca(t);
步骤四:用纯净空气吹洗环境舱,去除舱内残余的VOC,以备下次使用;
步骤五:根据实验测得不同时刻下环境舱内VOC浓度数据Ca(t),利用(5)式对无量纲浓度对数和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即可获得斜率SL和截距INT,利用斜率SL和截距INT可以求得扩散系数Dm和分配系数K,然后将计算出的K值代入(1)式即可求得初始可散发浓度C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测定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舱,环境舱与进气系统、恒温水浴装置和检测系统相连,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瓶和进气管路,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系统包括采样管和采样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境舱内设置有风扇和支架,支架位于环境舱的下端,且成V字型设置,待测材料平铺放置在支架上,风扇位于支架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车内非金属材料中VOC散发关键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管上设置有流量校准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78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