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57418.8 | 申请日: | 201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闯;郭俊奇;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4/06;C07C11/04;C07C1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王玉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高效 转化 制低碳 烯烃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第二提升管反应器(17)和再生器(25);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与设置在第一沉降器(5)内的第一气固快速分离设备(9)相连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通过预积碳催化剂输送管线(8)与第一沉降器(5)相连接,第二沉降器(18)内设有第二气固快速分离设备(20),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出口连接第二提升管反应器(17),第二提升管反应器(17)与第二气固快速分离设备(20)相连接;再生器(25)通过待生催化剂输送管线(21)与第二沉降器(18)相连接,且再生器(25)通过再生剂输送管线(27)与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相连接,所述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内催化剂积碳量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的底部设有C4及以上烃进料口(1),甲醇与C4及以上烃混合进料,甲醇进料比例占C4及以上烃的0-40%;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底部设有第一原料甲醇进料口(12),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上部设有第二原料甲醇进料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沉降器(5)、第二沉降器(18)和再生器(25)内分别设有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沉降器(5)、第二沉降器(18)和再生器(25)底部分别设有待生催化剂气提器(4)、第二沉降器气提器(15)和再生催化剂气提器(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待生催化剂气提器(4)与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之间设有待生剂循环管线(2);所述第二沉降器气提器(15)与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之间设有密相床催化剂循环管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沉降器(18)设置内取热器,再生器(25)设置外取热罐(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沉降器(5)和第二沉降器(18)顶部设有反应产品气总管(10),所述再生器(25)顶部设有再生烟气管线(11)。
7.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C4及以上烃类原料进入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的气相产物和催化剂在第一沉降器(5)内进行气固相分离,分离后气相产物直接进入分离系统;
(2)积碳后的固相催化剂一部分由预积碳催化剂输送管线(8)进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与原料甲醇反应,另一部分自循环回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继续反应;
(3)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与第二提升管反应器(17)相连接,催化剂经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反应后进入第二提升管反应器(17)与甲醇继续反应,积碳催化剂与气相产物在第二沉降器(18)内进行分离,固相催化剂一部分进行自循环回密相流化床反应器(13);另一部分积碳催化剂经待生催化剂输送管线(21)进入再生器(25)进行完全再生;
(4)完全再生催化剂经再生剂输送管线(27)进入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与原料C4及以上烃反应;所述第一提升管反应器(3)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0-600oC,反应压力0.01-0.3MPa,气相线速度3~10m/s,催化剂积碳量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甲醇高效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为含SAPO-34分子筛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74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