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眼睑特征信息的人员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57032.7 | 申请日: | 201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6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王晋玮;侯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8 | 分类号: | G06V40/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眼睑 特征 信息 人员 状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眼睑特征信息的人员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包含目标人员面部的人脸图像;从人脸图像中检测出人脸特征点的二维位置信息;结合预设的三维人脸模型,构建目标三维人脸模型;进而结合投影矩阵,确定指定位置处的眼睑空间点在人脸图像中的投影位置信息;基于人脸图像中指定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眼睑特征点的二维位置信息、指定位置处的眼睑空间点的三维位置信息以及投影位置信息,确定上下眼睑的当前开闭长度;基于当前开闭长度,确定出目标人员的当前状态,以实现确定人眼的眼睑特征信息,利用眼睑特征信息,实现对人眼开闭状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提高,提高对人员的当前状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眼睑特征信息的人员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员在疲劳的状态下,易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例如: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易出现车祸。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人员疲劳而导致的危险情况的发生,可以对人员的当前状态进行检测。相关的人员的当前状态检测方法,一般可以通过对人眼的状态的检测,来确定人员的当前状态,其过程一般为:获得针对目标人员采集的人脸图像,通过预先训练的人眼状态检测模型,对人脸图像进行检测,检测出目标人员的眼睛的开闭状态,即检测目标人员的眼睛是否处于闭合的状态;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目标人员是否出现疲劳,其中,若检测到目标人员的眼睛处于闭合的状态,则确定目标人员出现疲劳,并进行告警,其中,该预先训练的人眼状态检测模型为:基于标注有处于闭合状态的人眼和处于睁开状态的人眼的样本图像训练所得的神经网络模型。
上述人员的当前状态检测过程中,在训练模型之前,对样本图像进行标注时,对样本图像中的眼睛的闭合状态和睁开状态的标注标准无法统一,如对于半睁开的眼睛有的标注人员标注为睁开状态,有的标注人员标注为闭合状态,导致预先训练的人眼状态检测模型对图像中人眼的闭合状态和睁开状态的检测边界模糊,进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睑特征信息的人员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以实现确定出人眼的眼睑特征信息,利用人眼的眼睑特征信息,实现对人眼的开闭状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提高,并提高对人员的当前状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睑特征信息的人员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包含目标人员面部的人脸图像;
从所述人脸图像中检测出人脸特征点的二维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人脸特征点包括人眼的上下眼睑的眼睑特征点;
基于所述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的二维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三维人脸模型,构建所述目标人员对应的目标三维人脸模型,其中,所述目标三维人脸模型包括:基于所述眼睑特征点构建的所述人眼的上下眼睑;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人脸模型中所述人眼的上下眼睑指定位置处的眼睑空间点的三维位置信息以及预设的投影矩阵,确定出所述指定位置处的眼睑空间点在所述人脸图像中的投影点的投影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指定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眼睑特征点的二维位置信息、所述指定位置处的眼睑空间点的三维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投影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上下眼睑之间的当前开闭长度;
基于所述当前开闭长度,确定出所述目标人员的当前状态。
可选的,所述指定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眼睑特征点包括:所述人脸图像中上眼睑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中心点以及下眼睑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一中心点;所述指定位置的眼睑空间点包括:所述目标三维人脸模型中上眼睑的中心位置处的第三中心点以及下眼睑的中心位置处的第四中心点;
所述基于所述上下眼睑的所述指定位置对应的位置处的眼睑特征点的二维位置信息、所述指定位置处的眼睑空间点的三维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投影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上下眼睑之间的当前开闭长度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7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