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会式无线能量采集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6465.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3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彭盛亮;赵睿;欧阳大亮;李元健;杨裕琳;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40/16;H04L67/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李艾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会 无线 能量 采集 可信 中继 网络安全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机会式无线能量采集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信源节点S、一个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一个友好型干扰节点FJ,以及K个目的节点Dk,k∈{1,...,K};系统中所有的节点都配置单根天线,且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信源节点S到目的节点Dk的信息传输过程在一个时隙T内完成;传输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隙αT,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将接收的信号功率当中一部分βPR用于能量采集,剩余的(1-β)PR用于信息接收;其中PR表示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上接收到总信号功率,β表示功率分配系数,0β1,α表示时间切换系数,0α1;
在第二时隙(1-α)T,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利用采集到的能量将接收的信息通过放大转发协议发送到选择的第Nth个最佳目的节点;
计算出合法链路和窃听链路的相关信干噪比;
根据合法链路和窃听链路的相关信干噪比,解析出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系统的遍历安全速率;
在非线性能量采集模型下,最大化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系统的可达安全速率;
在第一时隙,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上采集到的总能量E表示为:
E=η(βPS|h0|2+βPJ|g0|2)αT
其中,η∈(0,1)表示为能量转换效率因子;PS表示信源节点S传输信息到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的功率;h0表示信源节点S到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之间链路的信道增益;PJ表示友好型干扰节点FJ发送人工噪声降低非可信中继节点的窃听信道容量的功率;g0表示友好型干扰节点FJ到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之间链路的信道增益;
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接收的信息为:
其中,xS为信源节点S广播的密码信息,xJ为友好型干扰节点FJ发送的人工噪声信号,nR为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上产生的加性白高斯噪声,噪声方差为N0;
在第二时隙(1-α)T,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利用采集到的能量将接收的信息通过放大转发协议发送到选择的第Nth个最佳目的节点,具体包括:
在第二时隙,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将接收到的信息以放大增益G转发到OS策略选择的目的节点Dk,其发射功率PT和放大增益G分别表示为:
目的节点Dk接收到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转发的信号为:
其中,hk表示能量受限中继节点R到目的节点Dk之间链路的信道增益;nD为目的节点Dk上产生的加性白高斯噪声,噪声方差为N0;
合法链路的相关信干噪比γD和窃听链路的相关信干噪比γE分别为:
所述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系统的遍历安全速率E[Rsec],表示如下:
E[Rsec]=E[[CD-CR]+]
其中,CD=(1-α)log2(1+γD)表示合法信道容量,CR=(1-α)log2(1+γE)表示窃听信道容量;
可达安全速率的表示如下:
根据α和β的可行解区域,将安全传输的最优的可达安全速率定义为:
P1:
s.t.0α1
0β1
由于γD和γE远远大于1,将RS改写为:
解析出最优的β和最优的α的方法包括先固定α的值,解析出最优的β后再反过来继续解析最优的α;由于非可信中继网络安全传输系统网络采用非线性能量采集接收器,则能量采集效率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会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到达某一个能量阈值Pth后,能量采集效率会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加而减小,如下:
其中,表示工作在线性区域的能量采集效率;
解析出最优的β后再反过来继续解析最优的α,具体包括:
(a)当kβPR≤Pth时,将PT代入采集的总能量表达式中,由于已知α的值,且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特性,去掉式中(1-α)log,不会改变原目标函数单调性,将P1转换为
P2:
将P2简化为:
其中,b1=kPRΩrd(1+PJΩjr),b2=ΩjrΩrdkPJPR,b3=1+PR和b4=PR(kΩrd-1);Ωsr=E[|h0|2]、Ωjr=E[|g0|2]和Ωrd=E[|hk|2]表示平均信道增益,E[H]表示对随机变量H求均值运算;
通过对γ求一阶导数,得到最优的β*,则
继续推导出最优的α*,将γ中所有的β都用β*(α)代替,然后有:
P3:
s.t.0α1
通过Mathematical中的NSolve计算得到最优的α*;
(b)在kβPRPth时,有
其中,b5=PTΩrd(1+PJΩjr),b6=PTΩrdPJΩjr和b7=PR+1+PTΩrd,对其一阶求导后可得
利用与(a)中相同的方案即可得到最优的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4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