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6274.4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王磊;武星;刘浩军;姚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电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断路器 机械 衰退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高压断路器型式试验所得数据中的机械特征数据,所述机械特征数据包括型式试验中各次机械特征性试验多个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机械特征值;
获取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以及失效判断值;
计算一离散时间点对应的各次机械特性试验的机械特征值与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对应的绝对值数列;
对所述绝对值数列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该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曲线;
根据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失效判断值以及衰退曲线得到机械特征衰退比例;
其中,所述根据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失效判断值以及衰退曲线得到机械特征衰退比例,包括:
在与一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曲线相同的坐标系内,根据所述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绘制对应的常数曲线;
将所述衰退曲线上距离所述常数曲线最近的坐标点所对应的绝对值作为该离散时间点的衰退值;
根据所述衰退值和对应的失效判断值计算该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百分比;
将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百分比的最大值作为机械特征衰退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特征采用合闸行程、分闸行程、合闸速度、分闸速度、开距、超程、弹跳时间、合闸时间、分闸时间、合闸不同期或分闸不同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以及失效判断值,包括:
根据型式试验标准规定的机械特征参考曲线获取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
将一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加上预设倍数的最大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得到对应的失效判断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衰退值和对应的失效判断值计算该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百分比,包括:
将所述衰退值除以所述失效判断值再乘以百分之一百得到该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百分比。
5.一种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械特征数据获取模块,获取高压断路器型式试验所得数据中的机械特征数据,所述机械特征数据包括型式试验中各次机械特征性试验多个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机械特征值;
参考值获取模块,获取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以及失效判断值;
绝对值计算模块,计算一离散时间点对应的各次机械特性试验的机械特征值与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对应的绝对值数列;
曲线拟合模块,对所述绝对值数列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该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曲线;
衰退比例计算模块,根据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失效判断值以及衰退曲线得到机械特征衰退比例;
其中,所述衰退比例计算模块包括:
常数曲线获取单元,在与一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曲线相同的坐标系内,根据所述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绘制对应的常数曲线;
衰退值获取单元,将所述衰退曲线上距离所述常数曲线最近的坐标点所对应的绝对值作为该离散时间点的衰退值;
衰退百分比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衰退值和对应的失效判断值计算该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百分比;
衰退比例选取单元,将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衰退百分比的最大值作为机械特征衰退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特征采用合闸行程、分闸行程、合闸速度、分闸速度、开距、超程、弹跳时间、合闸时间、分闸时间、合闸不同期或分闸不同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断路器机械衰退性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值获取模块包括:
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获取单元,根据型式试验标准规定的机械特征参考曲线获取各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
失效判断值获取单元,将一离散时间点对应的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加上预设倍数的最大标准参考机械特征值得到对应的失效判断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电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电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2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燃弧时间评估触头失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密度继电器校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