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6043.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德;王梦琨;熊莲;张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27/16;C09D7/61;H01M2/14;H01M2/16;C08L23/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凹凸棒石 聚烯烃类 有机改性 湿膜 涂覆 锂离子电池 陶瓷颗粒 共混 制备 电化学窗口 聚烯烃基膜 离子电导率 热收缩性能 商业化应用 易挥发溶剂 浸入 成本比较 隔膜基材 隔膜制备 浆料涂覆 陶瓷粉末 吸液能力 循环性能 有机溶剂 对设备 固态膜 可控制 涂覆层 涂覆膜 粘结剂 致孔性 溶剂 成浆 烘干 水中 去除 溶解 转换 | ||
1.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改性凹凸棒石粉末和陶瓷粉末的共混物与粘结剂PVDF添加到致孔剂和易挥发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成为混合均匀的涂覆浆料,搅拌速度为50~300rpm,搅拌时间为1~24h;
(2)使用刮膜器将步骤(1)的浆料均匀地涂覆在商业聚烯烃隔膜表面,得到涂覆湿膜;
(3)将步骤(2)的涂覆湿膜在空气中静置除去易挥发溶剂,再浸入去离子水中除去致孔剂,并完成由液态浆料到固态膜体的相转换,取出隔膜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涂覆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陶瓷粉末为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或氧化锆(ZrO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凹凸棒石黏土原矿经过提纯、分散、有机化改性后,40℃~60℃真空或鼓风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得有机改性矿物黏土;具体是:将凹凸棒石原矿经分级提纯后,添加有机改性剂制备成水溶液,控制凹凸棒石的质量分数为5~20%,20~60℃下高速搅拌2~8h,然后过滤、烘干、研磨、过200~1000目筛,制得有机改性矿物黏土;所述的有机改性剂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硅烷偶联剂如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改性凹凸棒石占共混粉末的质量比为60%~99%;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和陶瓷颗粒共混粉末与粘结剂PVDF的质量比为1:0.5~3;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和陶瓷颗粒共混粉末与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致孔剂为氮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易挥发溶剂为乙醇、丙酮、四氢呋喃(THF)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致孔剂与易挥发溶剂的体积比是2:1~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涂膜方式为手动或使用自动涂膜机进行涂膜,涂膜速度为10~100m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共混陶瓷颗粒涂层商业聚烯烃类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涂覆湿膜在空气中的静置时间为5~120min,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为8~48h;隔膜干燥处理的条件为:温度40~80℃,时间12~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未经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60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的珍珠棉发泡板
- 下一篇:一种离型膜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