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5608.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B25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电线 及其 配套 工具 使用 收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盒体的底部内侧设有抽拉盒,抽拉盒的内部固定设有分隔板,盒体的内部位于抽拉盒的上方设有卷绕装置,盒体的顶部位于卷绕装置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通槽,矩形通槽的上端口边缘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通槽的上方活动设有弹性密封板,弹性密封板的内部设有柱状滑槽。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直接将电线的线头插入弹性铁丝之间的间隙,从而可将电线的端头夹住,此时可直接转动L形把手将电线卷绕在卷绕杆上,卷绕完成后,可将弹性密封板合上,此时线头被卡在矩形通槽边缘的矩形凹槽内,下次进行使用时,可直接将弹性密封板打开,然后将电线抽出即可,使用较为方便且结构简单,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电线是电流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电线进行电力输送,电线在收纳时,常常是将其进行卷绕,然后收纳起来,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电线的卷绕时,往往采用松散卷绕的方式,卷绕后的电线在收纳时容易散开,从而使得电线容易自身缠绕,在下次使用时难以打开,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以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配电电线及其配套工具使用的收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内侧设有抽拉盒,所述抽拉盒的内部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盒体的内部位于抽拉盒的上方设有卷绕装置,所述盒体的顶部位于卷绕装置的正上方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上端口边缘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通槽的上方活动设有弹性密封板,所述弹性密封板的内部设有柱状滑槽,所述柱状滑槽的内部插设有L形固定杆,所述L形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L形固定杆的左端固定焊接在盒体的顶部表面,所述L形固定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性密封板的左端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L形卡接板,所述L形固定杆的左端设有与L形卡接板相配合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底部固定焊接在盒体的顶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抽拉盒的底部开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的内部通过连轴杆活动设有滚筒,滚筒在纵向滑槽的内部呈等距线性排列。
优选的,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挡板、圆形通孔、转动杆、转盘、套管、卷绕杆和弹性铁丝,所述转盘设有两组,两组转盘位于盒体的内部,两组转盘的内侧面通过卷绕杆固定连接,所述卷绕杆上套设有套管,两组所述转盘的外侧面中心位置均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位于左侧的所述转动杆的端部穿过盒体左侧壁的圆形通孔与挡板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杆穿过盒体右侧壁上的圆形通孔与L形把手固定连接,所述L形把手水平杆的内侧面与柱状凸起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右侧壁位于圆形通孔的边缘设有与柱状凸起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在盒体的右侧壁外侧绕转动杆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且卡槽的底部和柱状凸起的内侧壁均设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卷绕杆为W形结构,所述卷绕杆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卷绕杆在转盘的内侧壁绕转盘的中心轴线呈等距环形排列,且转盘的内壁位于卷绕杆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状卷绕的弹性铁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直接将电线的线头插入弹性铁丝之间的间隙,从而可将电线的端头夹住,此时可直接转动L形把手将电线卷绕在卷绕杆上,卷绕完成后,可将弹性密封板合上,此时线头被卡在矩形通槽边缘的矩形凹槽内,下次进行使用时,可直接将弹性密封板打开,然后将电线抽出即可,使用较为方便且结构简单,适合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5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