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53186.9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刘兴亮;万宁;程蒙;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58;H01M10/0525;C01B25/26;C01B25/45;C01B25/3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浆料 制备方法和应用 表面活性剂 超细氧化铌 电池倍率 粉末烧结 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研磨 氮化铌 磷酸铁 外层包 极片 水中 压实 锂源 离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磷酸铁、锂源、超细氧化铌、表面活性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得到浆料A;将所述浆料A研磨得到浆料B后,干燥得到粉末;将所述粉末烧结后,粉碎制得外层包覆有氮化铌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极片压实密度高、电池倍率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循环次数长,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锂离子电池中有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中正极是决定锂电池性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生产成本中占20%-30%,其是制约电池容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的关键技术突破方向。目前,市场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铁锂(LFP)、三元、钴酸锂等,其中,磷酸铁锂为橄榄石结构,与传统层状结构和尖晶石结构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长期电化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等优势。
然而,磷酸铁锂由于受到其锂离子一维扩散孔道和绝缘PO4聚阴离子框架的限制,导致其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较低,严重限制其倍率性能的发挥。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颗粒纳米化、表面包覆改性、掺杂等方式来提高其倍率性能。而商品化的磷酸铁锂通常为表面碳包覆材料,其中,表面碳为无定型碳、含量较高、且不均匀,严重影响其导电性的提高以及压实等加工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超细氧化铌、磷酸铁、锂源和表面活性剂经过搅拌分散,研磨后,经过干燥,在氮气气氛下煅烧,粉碎后得到氮化铌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即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酸铁锂材料采用碳包覆时出现的含量高,不均匀,从而严重影响导电性的提高和压实密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磷酸铁、锂源、超细氧化铌、表面活性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后得到浆料A;
S2、将所述浆料A研磨得到浆料B后,干燥得到粉末;
S3、将所述粉末烧结后,粉碎制得外层包覆有氮化铌的磷酸铁锂材料。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磷酸铁、锂源、超细氧化铌和所述表面活性剂按照铁、锂、铌、氮元素摩尔比为1:1.012:(0.002~0.004):(0.00274~0.0274);
所述浆料A的固含量为20~40wt%。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锂源为碳酸锂、醋酸锂、氢氧化锂、硝酸锂、氯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超细氧化铌的粒径为10~300nm。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研磨为砂磨,所述浆料B的粒度D50控制在0.5~1.0μm。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或烘箱干燥;
所述喷雾干燥的具体参数为:进风温度240~280℃,出风温度90~100℃,离心频率30~40Hz,转速16000~18000rpm;
所述烘箱干燥的温度为90~100℃,干燥时间为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