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3054.6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军;周国群;卓小燕;陆军;周建敏;江淑梅;曹登辉;邹荣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中节能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口连接 出水口 系统装置 调节池 电化学反应装置 垃圾渗滤液处理 进水管 浓缩池 清水池 渗滤液 出水管连通 抗冲击能力 达标排放 出水管 生化性 填埋场 出水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调节池的一个进水口连接,调节池的出水口与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进水口连接,电化学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与一体式A/O‑MBR系统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一体式A/O‑MBR系统的出水口与NF/RO系统装置的进水口连接,NF/RO系统装置的一个出水口与浓缩池的进水口连接,浓缩池的出水口与调节池的另一个进水口连接,NF/RO系统装置的另一个出水口与清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清水池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本发明能很好地解决填埋场渗滤液生化性差的问题,极大减少占地面积与投资费用;对渗滤液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出水能稳定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全球范围内城市废弃物产生量的迅速增长。目前城市垃圾产生量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逐年增加,卫生填埋工艺技术成熟、建设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在国内卫生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占总处理量的90%。卫生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等二次污染物。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的雨水通过渗透作用和地表径流作用而形成的,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氨氮、重金属、氯代有机物和无机盐。垃圾渗滤液根据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年限分为“年轻”的垃圾渗滤液(一般<2a)和中晚期垃圾渗滤液(一般>5a)。一般而言,中晚期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增加,C/N降低(一般COD/ρ(TN)<3);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可生化性降低,BOD5/COD 较低。由于中晚期垃圾渗滤液恶臭严重、可生化性低、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传统的处理方法并不能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中晚期垃圾渗滤液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排入环境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以及膜处理(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多种方法,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较为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 比值较低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但单纯的采用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不理想,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一体式MBR膜生物反应器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反应器容积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为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可行、适用性强的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系统,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调节池的一个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与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电化学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与一体式A/O-MBR系统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一体式A/O-MBR系统的出水口与NF/RO系统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NF/RO系统装置的一个出水口与浓缩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的另一个进水口连接,所述NF/RO系统装置的另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中节能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昌中节能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3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