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会议的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2809.0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勇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251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门锁 用户身份信息 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 开锁 会议室 生物特征采集装置 增强现实技术 发明构思 身份信息 数字密码 应用场景 指纹识别 虚拟化 门锁 外泄 录入 采集 钥匙 指令 会议 配备 创建 应用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面向会议的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基于智能门锁管理会议室的使用,通过创建一虚拟化门锁的钥匙并分享给参会人员,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会议室智能门锁的开启,区别于目前数字密码、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本发明还涉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应用本发明的智能门锁无需配备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降低智能门锁的成本;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将身份信息录入到智能门锁中,智能门锁侧仅需获取允许开锁的指令,避免用户身份信息的过度采集,有效杜绝用户身份信息通过智能门锁外泄的可能性。本发明构思新颖,创意独特,极大的丰富智能门锁的应用场景,便于智能门锁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技术,具体涉及面向会议的智能门锁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门锁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特别是近几年基于物联网认证技术的突破,智能门锁的开锁方式从原本简单的数字密码开锁发展至如今的多种生物信息识别开锁;安全性能与用户体验不断提升。
智能办公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大突破,例如,在公司中存在大量的会议室,传统地通过人为管理会议室的钥匙与分配的模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管理成本,同时管理记录散乱,无法快速对应会议;目前也有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预约,结合统一的管理系统与门口显示装置实现一种粗放的数字化管理;但存在以下问题,其他人员无法确定当前会议是否是预约的会议;另一方面,如发生会议超时后,带来的连锁效益无法快速解决;故有必要对会议室的钥匙进行管理,如采用智能门锁,目前的智能门锁如采用数字密码,仍需要分配密码,同时,密码可发送或复制,无法有效统计实际人员;如采用指纹等生物信息识别技术,一方面,指纹录入过程繁琐,且用户生物信息过度采集,涉及用户个人私密的生物信息存在外泄的风险,另一方面,无需对临时人员的指纹等生物信息进行管理,造成信息管理上的浪费。
对此,目前急需设计一种新式的智能门锁的交互方法解决会议室的智能门锁管理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面向会议的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基于智能门锁管理会议室的使用,通过创建一虚拟化门锁的钥匙并分享给参会人员,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会议室智能门锁的开启。
本发明提供面向会议的智能门锁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发送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用于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并获取配置权限;
S2、第一移动终端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后,智能门锁存储第一移动终端的访问账户与会议时间,第一移动终端创建一个虚拟的第一图像,并将包含所述第一图像的信息分享至第二移动终端;
S3、第二移动终端与智能门锁建立通讯后,开启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动态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在所述动态图像采集装置的视野范围内拾取所述第一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智能门锁预设的开锁区域;当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后,移动终端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优选地,步骤S1中,第一移动终端若访问若干智能门锁后,当前无可用智能门锁;则按会议超时时长对若干智能门锁进行降序排列,优选建立超时最长的会议室的智能门锁的通讯并获取配置权限。
优选地,步骤S1中,第一移动终端若访问若干智能门锁后,当前无可用智能门锁;则按会议预约推迟时长对若干智能门锁进行降序排列,优选建立推迟时长最长的会议室的智能门锁的通讯并获取配置权限。
优选地,步骤S3中,当所述第一图像移动至所述开锁区域时,计算所述第一图像在所述开锁区域内图像的比率,若比率超过预设的开锁阈值,则第二移动终端发送开锁请求至智能门锁。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S4、智能门锁接收开锁请求后,将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开锁密码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移动终端授权本次开锁。
优选地,所述开锁密码请求返回至智能门锁的信息包括字符密码信息或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或手势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勇,未经韦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2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式智能甑别通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极低功耗智能地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