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52082.6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器械 联动 结构 | ||
1.一种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包括手柄部、鞘管(10)、导流管、牵引丝、切割刀(13)和注射针(12);手柄部包括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注射管(8)以及电极管(9);
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滑动连接,第二手柄内设置能够进行前后移动的电极管(9)和注射管(8),电极管(9)与注射管(8)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连接,注射管(8)向前或向后运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电极管(9)向与注射管(8)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鞘管(10)的后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导流管和牵引丝贯穿通过鞘管(10);牵引丝的前端固定有切割刀(13),牵引丝的后端与手柄部中的电极管(9)连接,通过前后移动电极管(9)从而带动切割刀(13)从鞘管(10)前端伸出和缩回;导流管的前端固定有注射针(12),导流管的后端与手柄部中的注射管(8)连接,通过前后移动注射管(8)从而带动注射针(12)从鞘管(10)前端伸出和缩回;
其特征是:第二手柄的前端设有端帽(4),鞘管(10)的后端与端帽(4)固定连接,端帽(4)上固定有电极(15),电极管(9)和/或牵引丝贯穿端帽(4),电极(15)通过电刷与电极管(9)和/或牵引丝接触导电;注射管(8)贯穿第二手柄并与第一手柄(1)固定连接,第一手柄(1)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注射管(8)和导流管前后移动;所述第二手柄包括手柄主体(2)和手柄侧盖(3),手柄侧盖(3)的前端设置所述端帽(4),端帽(4)与所述手柄侧盖(3)之间通过卡接、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手柄侧盖(3)的后端固定手柄主体(2),手柄主体(2)的后端插设所述第一手柄(1),第一手柄(1)上设有注射接头,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手柄侧盖(3)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架(5)和第二齿架(6),第一齿架(5)和第二齿架(6)上均设有条形齿,且第一齿架(5)和第二齿架(6)滑动设置在手柄侧盖(3)内,注射管(8)与第一齿架(5)固定连接,电极管(9)与第二齿架(6)固定连接,第一齿架(5)和第二齿架(6)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齿架(5)和第二齿架(6)之间通过齿轮组(7)传动连接,该齿轮组(7)包括至少两个齿轮,通过齿轮组(7)的传动作用使电极管(9)和注射管(8)向相反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齿轮组(7)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6)与第一齿架(5)上的条形齿相啮合,第二齿轮(17)与第二齿架(6)上的条形齿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通过连轴(18)固定连接,连轴(1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二手柄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齿轮(16)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17)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齿架(5)和所述第二齿架(6)均通过导轨、导槽或者导向杆的方式滑动设置在第二手柄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切割刀(13)和注射针(12)并列设置在鞘管(10)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器械的联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注射针(12)贯穿所述切割刀(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20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功率调制的电外科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探头及采用该探头的治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