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1351.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詹现杰;沈虎祥;黄小伟;杨颖;熊德芬;沈鑫樑;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工废水 高盐 处理工艺 有机物 废水 有机物厌氧 分解 二级好氧 好氧分解 活性污泥 净化效果 均质搅拌 泥水分离 絮凝沉淀 盐类物质 运行费用 高效率 预期的 上浮 微生物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均质搅拌调节、絮凝沉淀、有机物厌氧分解、有机物初级好氧分解、有机物二级好氧分解以及MBR池进行泥水分离,该工艺可以对高盐化工废水进行高效率的处理,使废水达到纳管标准;克服了盐类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难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等诸多难题;克服了由于盐浓度高导致废水的密度高造成活性污泥易上浮流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高盐化工废水是指总含盐质量分数至少1%的废水,其主要来自化工厂加工等。这种废水含有多种物质(包括盐、油、有机重金属)。含盐化工废水的产生途径广泛,水量也逐年增加。去除含盐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
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高浓度的盐类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采用物化法处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难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采用生物法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高含盐量化工废水的有机物根据生产过程不同,所含有机物的种类及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但所含盐类物质多为Cl-、SO42-、Na+、Ca2+等盐类物质。虽然这些离子都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促进酶反应,维持膜平衡和调节渗透压的重要作用。但是若这些离子浓度过高,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和毒害作用,主要表现:盐浓度高、渗透压高、微生物细胞脱水引起细胞原生质分离;盐析作用使脱氢酶活性降低;氯离子高对细菌有毒害作用;盐浓度高,废水的密度增加,活性污泥易上浮流失,从而严重影响生物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防止高盐化工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将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悬浮物去除,为后续的处理提供稳定可靠的条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盐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高盐化工废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安装曝气搅拌系统,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曝气搅拌系统对调节池内废水进行搅拌均质,以缓解废水不均匀造成对后续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冲击,废水在充分搅拌均质后,得到均质废水;
S2:步骤S1所得均质废水进入带有搅拌器的第一反应池,第一反应池内投加石灰水,调节pH值至中性,同时加入石灰水后,废水的沉降性会更好,充分反应后,第一反应池内的混合液再进入第二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内投加PAC并充分反应,第二反应池内的混合液再进入第三反应池,第三反应池内投加PAM,充分反应后形成含有沉降性很好的大颗粒絮状悬浮物的废水,废水再自流入初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上清液即为絮凝沉淀后的废水)自流入中间水池,经提升泵提升后进入步骤S3,污泥经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浓缩池,进入步骤S9;
S3:将步骤S2获得的絮凝沉淀后的废水泵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排水管线,避免形成水分短流现象,水解酸化池内添加有厌氧活性污泥,所述厌氧活性污泥由污泥及附着在污泥上厌氧菌组成;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在水解酸化池内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同时为了提高活性污泥浓度,水解酸化池内设置纤维束填料,使污泥及厌氧菌能在纤维束填料上附着。厌氧菌对盐的耐受度要远远高于好氧菌,经过水解酸化作用后,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使后续的好氧工序能稳定高效进行。然后静置进行泥水分离,得到厌氧分解后的废水和污泥,厌氧分解后的废水通过溢流堰自流入一级好氧池,进入步骤S4,剩余污泥通过排泥系统进入步骤S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