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纤维与棉的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51286.8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续;徐晓辰;陈万钟;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3D15/00;D04B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于宝庆;李华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纤维 混纺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包含10~90重量份的聚酰胺56纤维、10~90重量份的棉纤维;和/或,
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断裂强度在5.5cN/dtex以上,优选为6.0~7.0cN/dte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纺纱线包含20~50重量份的聚酰胺56纤维、50~80重量份的棉纤维;和/或,
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在30~90%,优选为45~70%;和/或,
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单丝的线密度优选是在1.3~2.0D的范围内,优选是在1.5~1.7D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纤维长度优选是在38~51mm的范围内,更好是纤维长度在3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回潮率为4.0%~6.5%,长度为38mm,纤维的线密度为1.5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的主体长度为29~45mm,优选是在33~40mm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棉纤维的品级为1~2级;和/或,
所述棉纤维的马克隆值为3.6~4.3在的范围内,优选是在3.8~4.3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线还包含再生纤维素纤维、涤纶纤维、尼龙纤维、丙纶纤维、腈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在15~35cN/tex的范围内,优选是在23~33cN/tex的范围内;
和/或,所述混纺纱线的线密度在5.9tex~100tex之间,优选是在9.84tex~36.91tex之间。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纺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酰胺56纤维预调湿24~48小时;
2)将步骤1)制得的聚酰胺56纤维经过开清、梳棉或清梳联工艺后,经1~3道并条步骤,得到预并聚酰胺56纤维条;
3)将步骤2)中制得的预并聚酰胺56纤维条与棉纤维条进行2~5道并条工序,得到聚酰胺56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熟条;
4)对步骤3)中制得的混纺熟条进行粗纱、细纱操作,得到混纺纱线;或,
对步骤3)中制得的混纺熟条进行纺纱操作,得到混纺纱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预调湿为在25~30℃,60~70%R.H.的环境下进行;
和/或,所述聚酰胺56纤维在预调湿之前经过抗静电预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所述抗静电预处理的方式为将抗静电油剂涂覆在聚酰胺56纤维上,所述抗静电油剂选自J5326-H锦纶短丝细旦丝后纺油剂、抗静电剂Conolan CP 120-C、抗静电剂5718、抗静电剂FK-305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J5326-H锦纶短丝细旦丝后纺油剂;
和/或,所述抗静电预处理后的聚酰胺56纤维上油率为0.4%~1%;
和/或,所述抗静电油剂与水的油水比为6~10wt%。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经预处理48小时后,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回潮率在5~10%;
和/或,经预处理48小时后,所述聚酰胺56纤维的质量比电阻1×106~1×107(Ω·g·cm-3)。
10.一种织物,选自机织物和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纺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2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车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日历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